南華大學攜手東引鄉公所培力慢城公民 推動特色慢城

南華大學長期以來深耕地方,從嘉義縣大林鎮出發,以系統性透過各部會計畫、教師社群、學生行動與場域共同協力,推展地方文化,打造宜居城鎮,推廣國際慢城意涵,並協助許多城鎮推動慢城,近年來與連江縣東引鄉亦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該校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辦公室執行長葉月嬌於8月28日至9月1日受邀率團隊前往東引參加「慢城培力工作坊」,不僅加深雙方的交流合作,更與東引鄉公所攜手培力慢城公民,並讓東引鄉於2026年成為台灣唯一具生態島嶼特色的國際慢城為目標。

「國之北疆」連江縣東引鄉是中華民國最北的領土,除了具有戰地特色之外,閩東建築與文化更是有別於台灣其他的鄉鎮。連江縣縣長王忠銘表示,東引的自然景觀和生活特性非常符合慢城理念,成為國際慢城對提昇旅遊品質及推廣慢遊遊非常有幫助。

南華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辦公室(USR)執行長葉月嬌教授指出,國際慢城(Cittaslow International)源自於義大利,目前全世界已有301個國際慢城,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就是「宜居的城市」,台灣目前已有六個國際慢城,每一個城鎮都有不同的特色,也朝向城市國際化,吸引國內外的背包客前來踏查或長住(Long stay)。

連江縣東引鄉鄉長林德建表示,自2021年開始,東引就決定要申請國際慢城,不僅已經設計具有迷彩風格的蝸牛Logo之外,更積極參與台灣慢城聯盟的年會及活動,這次的培力工作坊非常感謝連江縣產業發展處的支持,也感謝台灣慢城聯盟主席的支持,特別是台灣慢城聯盟主席三義鄉呂明忠鄉長,帶領課長同仁及聯盟執行秘書,另外,竹田國際慢城前鄉長傅民雄、台中市和平區公所承辦人洪斯含、徐小雅、台灣慢食協會理事長葉國憲、南華大學雙語辦公室主任郭玉德,以及東引鄉副代表,指揮官及鄉親等超過100位參與者共襄盛舉,兩天的課程讓慢的哲學和國際化能在東引落實。

身兼泰利食堂老闆娘的蔡欣如,以東引媳婦角色擔任海上看東引的解說員,搭配產發處處長林志豐的地質解說,東引慢城未來可以成為環境教育場域,讓各國旅客在東引享受磯釣之樂以外,也能看見特殊地景之美。推動慢食是慢城的理念之一,擔任台灣慢食協會理事長的葉國憲主廚,特別協助學員利用東引在地的淡菜、紅麴、和東湧陳高等,開發出具有戰地風味的創意料理。此外,三義鄉「心藝十三生活創藝」木雕藝術家吳宗彥老師、陳佩吟老師,也帶領學員一起創作專屬東引的木製裝飾品,搭配東引原本就擅長的地景藝術,讓東引的陽剛融入陰柔的美。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申請國際慢城需要盤點七大面項72項指標,過去熟知的八大公約之一就是,城市人口必須少於5萬人以下,近年來,國際慢城組織也積極推動大都會慢城(Cittaslow Metropolis)。南華大學USR團隊受到國際慢城理事長的鼓勵,也希望可以協助台灣具有國際慢城理念的大都市,成為台灣指標性的大都會慢城。該校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林俊宏也補充說明,南華大學擴散慢城意涵,將輔導與陪伴台灣慢城的經驗,結合韓國經營永續慢城的策略,典範轉移至泰國清邁,協助怕堯大學輔助特色城鎮成為泰國第一個慢城,相信慢城重視低碳永續,以及增進城市生活品質,一起攜手邁向國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