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視訊系舉辦「跨族群田野訪談」工作坊 台美交流拓展創作新視野

崑大視訊系舉辦「跨族群田野訪談」工作坊 台美交流拓展創作新視野
為促進師生了解影片訪談的製作流程與技巧,崑山科技大學於4月30日至5月2日舉辦講座與劇本工作坊,邀請紐約大學諦煦藝術學院電影研究系的Feng-Mei Heberer副教授蒞校分享親身經驗,活動中也再邀請以作品《日常對話》獲得柏林國際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黃惠偵親臨現場進行對談,讓參與師生獲益良多。

崑山科大視訊系藉由高教深耕計畫補助舉行講座與劇本工作坊,4月30日首日活動由Feng-Mei Heberer副教授擔任主講人,主題為「跨族群田野訪談:觀念與策略」,向視訊系學生分享劇情短片及紀錄片製作前期的田野調查訪談技巧,以及拍攝期間訪談中所需要準備的訪問技巧、內容與方向,透過演講以及實作的方式,增進學生對田野調查訪談工作的認識,進而提升相關領域專業能力。

Feng-Mei Heberer副教授目前任教於紐約大學諦煦藝術學院電影研究系,研究領域涵蓋當代電影與媒體,特別關注性別化勞動、跨國移民及亞裔離散等議題,更撰寫書籍《隨選亞裔:影像藝術與行動中的種族媒介》(Asians on Demand: Mediating Race in Video Art and Activism),她也長期從事電影策展研究,並積極參與社區藝術與文化組織活動,曾經擔任柏林亞洲電影節、洛杉磯亞太影展策展工作,展現學術研究與策展實踐上的卓越成果。

本活動同時也邀請台灣紀錄片導演黃惠偵親臨現場,她以作品《日常對話》在2017年榮獲柏林國際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及2018年第1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首獎,該部作品以黃惠偵導演親身經歷為背景,講述一位同志母親的家庭故事。在講座中她與Feng-Mei Heberer副教授進行對談,除了交流對於紀錄片的創作及拍攝技巧,也分享得獎紀錄片的製作心路歷程。

Feng-Mei Heberer今年也協助策劃影展「新聲放映:亞洲移民的光影篇章」,在5月2日的活動中也放映影展短片作品,包含《母の手紙(母親的信)》(Mother’s Letter )、《迷霧城市》(Journey Inside a City)、《狗星墜落中》(Dog Star Descending)、《我的治療師說,我充滿悲傷》(My Therapist Said, I Am Full of Sadness,)、《進入紫羅蘭的腹地》(Into the Violet Belly)。

該次放映5部短片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透過影像傳遞女性主義與酷兒敘事。下午將邀請《狗星墜落中》(Dog Star Descending)的導演Aykan Safoğlu與《我的治療師說,我充滿悲傷》(My Therapist Said, I Am Full of Sadness)的導演Monica Vanesa Tedja進行線上對談。透過一系列講座、工作坊與影展活動,不僅豐富崑山科大師生對影像製作與議題的理解,更啟發對於跨文化交流的思考與創作靈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