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發科技技術長吳展良出席COMPUTEX機器人座談會,揭示AI x ASIC晶片與部署平台雙引擎戰略,驅動智慧機器人高效落地。

擷發科技技術長吳展良出席COMPUTEX機器人座談會,揭示AI x ASIC晶片與部署平台雙引擎戰略,驅動智慧機器人高效落地。
在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機器人協作應用座談會」中,台灣 ASIC 設計與 AI 軟體設計平台領導廠商擷發科技(MICROIP Inc.)技術長暨 IC 設計事業群總經理吳展良受邀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發表專題演講,以「從晶片到AI部署:擷發科技打造高效AI機器人解決方案」為主題。針對 AI 機器人從核心模組設計到邊緣部署的技術挑戰,提出擷發自主開發的「雙引擎策略」,贏得產學界熱烈迴響。

吳展良指出,AI 機器人正在快速改變我們的生活與產業樣貌,成為下一波科技革新的核心驅動力。然而,他強調:「真正能發揮 AI 效益的,不只是軟體的聰明程度,而是『AI 設計能力』與『ASIC 晶片效能』之間的高度整合。即便擁有先進的AI 模型,若無對應的晶片支援,無法即時運算、耗電過高,就難以實際落地;反之,再高效的 ASIC 晶片,如果缺乏良好的設計架構與優化策略,也難以發揮效能。」

以智慧餐飲與場域巡檢為例,吳展良說明後疫情時代非接觸式服務如何加速 AIoT 與機器人技術的普及。擷發科技觀察到,伴隨晶片效能大幅提升與開發平台成熟,AI 機器人導入門檻正迅速下降,從模型訓練、部署到邊緣推論,開發週期已從數月壓縮至數週,AI 的即時應用成為產業競爭焦點。

擷發科技提出的「雙引擎策略」,分別從硬體與軟體雙向切入,突破業界痛點。首先,「CATS(Custom ASIC Technology & Solutions)客製化 ASIC 設計服務」為企業提供從架構設計、RTL 驗證、佈局封裝到量產交付的一站式 ASIC 晶片開發服務,確保 AI 演算法能精準、低功耗地落實在終端應用中。其次,「CAPS(Cross-Platform AI Powered Solutions)跨平台 AI 軟體服務」,則是針對 AI 模型訓練與部署,提供模組化、跨平台的自動化工具鏈,協助企業快速導入、即時追蹤與優化維運。

吳展良強調:「AI 機器人的核心在於軟硬整合。AI需智慧靈敏,ASIC需高效省電。若兩者無法協同,將導致成本上升、系統遲滯,甚至影響產品體驗。」他認為,未來的產業競爭關鍵不再是單一技術突破,而是誰能真正整合 AI 需要的軟硬體整合,打造出既省電又有智慧的 AI 機器人系統,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本次演講中,吳展良也展示擷發科技 ASIC 晶片的實際案例,包括基於 TSMC 22ULL製程開發的 AI Vision SoC,整合多 Clock Domain 並完成 FPGA 驗證與原型測試。此外,他也介紹 AIVO 工具鏈在 CAPS 平台下的應用情境,從模型精簡、格式轉換、部署監控到 OTA(over-the-air programming)更新,大幅提升系統部署效率與穩定性。

目前,擷發科技的雙引擎方案已廣泛應用於餐飲服務、智慧倉儲、駕駛安全監控與工業巡檢等場域,助力客戶快速落實 AI 應用。此次在 COMPUTEX 的專題演講,不僅突顯擷發科技在 AI 與 ASIC 融合上的領先技術,更為智慧機器人產業勾勒出穩定、高效、可擴展的發展藍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