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上市櫃公司僅1成承諾淨零 籲提階段性目標

環團今天表示,台灣上市櫃公司中,於金管會ESG數位平台上自行申報並承諾淨零的企業僅約1成;呼籲業者應採取更積極措施,促使企業提出具體的階段性目標並落實減碳。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年初公布2030年減碳新目標,由原先的24%加減1個百分點,強化至28%加減2個百分點。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共同召開「排碳大戶怠於轉型,暖化空污全民買單」記者會,盤點台灣1829家上市櫃公司及排碳大戶的氣候績效,發現企業整體的氣候行動仍表現不佳,且不少高排放企業是用煤與污染大戶,可能影響全台減碳。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柯乾庸說明,台灣1829家上市櫃公司中,於金管會ESG數位平台上自行申報並承諾淨零的企業僅181家,約占所有上市櫃公司約10%;而完全沒有填報資料,或填報研議中、盤查後確認等沒有具體減碳承諾或目標的企業,高達83.54%。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怡均指出,若檢視同時受金管會與環境部規範的台灣石化業(42家)與半導體業(33家)碳排大戶,可以發現雖然這當中有超過8成的企業公開承諾2050淨零,但細究其目標值的設定,有22家的石化業者低於國家最初宣布2030年減24%目標,而在規模持續擴大的半導體業則有23家未達目標。

記者會中並提出5大訴求,首先,企業應提出更積極的2030中期減碳目標、中長期的節能目標,以及再生能源使用規劃;第二,金管會需強化管理上市櫃公司的ESG資料揭露與資料品質,以利社會各界共同監督。

第三,經濟部應針對石化業的「整體價值鏈」提出淨零轉型戰略,並且納入明確的監督檢核機制、供給面與需求面的政策工具及相關支持機制;國家應重視半導體業排碳持續增長的問題,確保該產業在全球各地擴張的同時,仍走在2050淨零的路徑上。

最後,政府應儘速訂出「製造部門脫煤時程」,推動高碳產業制定減煤與替代能源使用計畫,同步落實減碳與減污的永續轉型。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強調,上市櫃公司與排碳大戶在氣候行動承諾上仍有待加強;政府既已提高2030中期減碳目標的設定,就應採取更積極措施,促使企業提出具體的階段性目標並落實減碳。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