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文/袁青


我發誓,我曾經在倫敦街頭親眼看過,穿著成千上萬顆閃閃發光,發出叮噹聲的珍珠母貝「紐扣人」。

在19世紀末的倫敦街頭,並不只有霧與煤煙,也閃耀著來自平民階級的尊嚴與創意。這些服裝上密密縫滿鈕扣、寫著「PEARLY KING」或「PEARLY QUEEN」字樣的男女,其實正是倫敦歷史上最獨特的慈善象徵──Pearly Kings and Queens。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傳說始於1875年,孤兒出身的Henry Croft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珍珠王」。他從市場小販的服裝中得到靈感──當時小販會在衣服上縫上幾顆閃亮鈕扣作為幸運符。而Croft則進一步將整件黑色服裝密布白色鈕扣,形成文字、花紋與心形圖案。他以這樣噱頭打扮引人注目,在倫敦街頭募款,幫助貧病、孤兒與工人家庭。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很快地,這樣的精神感染整個倫敦工人階級。各行政區紛紛選出自己的 Pearly King 和 Pearly Queen,代表社區參與慈善、遊行與公共活動,形成了一種「平民貴族制度」,既象徵自我榮耀,也堅守團結與善行。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Pearly文化的服裝自成一格的身份語言:黑色底布上密集排列的珍珠色鈕扣構成「ISLINGTON」的地名、「FAITH」「HOPE」「CHARITY」等價值字,或者是馬、鴿子、心、玫瑰等民間符號。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一眼看去,也許像極了精緻的民俗時裝;但更深層的是,它是一種工人階級自我認同與文化保存的藝術實踐。

時至今日,Pearly家族已世代相傳,他們依舊參與英國各地的社區節慶,甚至登上博物館、時尚伸展台。這不僅是一種服裝的堅持,更是「用鈕扣縫補社會裂縫」的時尚實踐。


你也曾在某個城市看過難忘的街頭穿搭嗎?

《鈕扣人的榮耀》 Pearly Kings & Queens 倫敦街頭的慈善風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