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醫師專欄】一切都是陰陽相對!/王昭文

【王醫師專欄】一切都是陰陽相對!/王昭文

王昭文(中醫師)

有段時間住在半山腰的單身公寓,偶爾會下山到還需要轉兩個巷子口的飲料店,雖然一般我只喝點純茶和吃一點薯條或者幾塊雞塊,當然純茶還是熱的,只是需要一個愜意舒適的午後。常常光顧還有一個原因,菜單上的梅子綠和台灣香腸,有點漫畫氛圍的輕鬆感,一直以來,都以為是台灣人開的,後來在一次言談中才得知,小老闆其實來自漳州。

差不多,覺得可以再次下山,有了更合適的公寓,在半山腰的最後一天,想著該來和小老闆道別。

他端上了梅子綠和小份薯條還有台灣香腸,我順口說了“感恩…”

“為什麼要說感恩?”他質疑我。

“要有人開店,我們才有機會消費。”第一次,我還需要解釋……。

“總覺得說這種話的人都很假。”他說。

無語。

好吧,貌似已經到了虛實皆可的中年。

即使有點小尷尬,但正直、誠實、耿直的小夥子一般讓人感覺不會太差。

只是貌似虛長的年紀,即使不全然爬上臉龐,也會表現在心境上。

“紅樓夢裡不是已經說好了嗎?……真亦假,假亦真……。”當然,我只是在心裡嘀咕,畢竟只是來個喝飲料,不是來探討人生。

真亦假,假亦真,一切都是陰陽相對。

就像蓮花只有出淤泥,人們才感覺得到它的潔白,生於蓮花池,那叫“內卷”。

就像太極圖裡的黑白陰陽魚,陽消陰長或陰消陽長,沒有絕對的劃分,只是相對性的存在。

因此東方哲學裡泛指一切事物對立兩面的陰陽,只是相對性存在。

對立兩面,上下、正反、高低、內外……,要先有個參照物,對立面才會成立,隨著不同的參照點,所定義的陰陽也會有所改變。

黃帝內經裡的“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像不像我們常說的“你中有我,而我中也有你”, 真的分開了誰也活不了。

是非、真假,都不會是獨立存在,真的拆夥了,誰都成立不了。

因此,只有己是才有人非。

中國古代陰陽學說,把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歸屬於陽;把相對靜止的、內斂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歸屬於陰。

中醫醫家們藉此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把對人體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歸於陽;對於人體具有凝聚、滋潤、抑制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歸於陰,藉此總結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

從小到大,在東方人的日常,陰陽並不陌生,至此,是不是也發現沒有那麼深不可測。

當然,不管是自然界的天寒地凍還是酷暑難耐,或是醫家們所認知的寒熱溫涼。

這一切都要有參照物才能成立。

貌似,人類的快樂、痛苦也亦然。

(照片作者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