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衰弱」死亡率高 研究:多與肌肉減少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造成高齡衰弱的原因較多重性,主要因身體多項生理系統的儲備量下降,且超出原有年紀該有的程度,造成外界壓力來臨時,打壞了身體平衡。像是因住院治療後僅能臥床,生活得靠他人全程照顧,或看似健康且能自我照顧,但體格偏瘦、行動也稍遲緩等,都屬於典型的衰弱現象。



「高齡衰弱」分內、外在因子 符合三項臨床表徵即屬衰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葉孟奇表示,高齡衰弱通常可分為因老化、生理、心理狀態、多重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的內在因子,以及因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等的外在因子導致,兩者會彼此交互作用且埋下誘發衰弱的危險因子。國外學者曾提出五項衰弱臨床表徵,包括:無預期的明顯體重減輕、費力疲憊感、肌握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體能活動度低,若符合三項以上,較屬於衰弱症。



「肌肉減少症」加速衰弱 死亡率高於常人三至五倍



研究也指出,衰弱的人會比無衰弱的人在死亡率、住院率、跌倒率等風險更高,是失能前的重要表徵,尤其當衰弱越嚴重時,不僅較難以改善,死亡率比起強健的老人死亡率更高達三至五倍,但目前被認為與衰弱有高度相關的原因又以肌肉減少症為主,主要因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也會跟著下降,加上不常使用肌肉,就會加速衰弱速度。



急、慢性病及老化誘發衰弱 良好生活習慣有助延緩



此外,許多急、慢性疾病及老化的相關狀況,也會成為誘發衰弱的原因之一,導致衰弱老人進入每況愈下的惡性循環。葉孟奇說,目前仍無標準治療方式能解決高齡衰弱症,因此保持規律運動或動態的生活型態,以減緩肌肉減少症的惡化,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愉快心情等方式,都有助於減緩高齡衰弱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

超高齡社會來臨!了解老年人「肌少症」成因、預防措施 迎接「健康老化」

常跌倒! 竟是「1原因」導致肌少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2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