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 擇/唐勝一

唐勝一
是夜,旮旯村二小組召集38戶戶主會議。文組長見人員已經到齊,便開始了開場白:“大家都明白開會要決定的事項,我就不多說了。但我首先提出兩點建議,供大家討論選擇。一是把烈屬王奶奶送去縣光榮院養老,二是不送走王奶奶,讓全小組的38戶人家輪流值日,照顧王奶奶安享晚年。”
劉大嘴聽得著急,沒等組長把話說完,就結結巴巴地插上嘴:“討討討,討論個啥啊?組裏哪哪哪,哪戶不待王奶奶好?”
文組長等著大嘴說完,就點點頭,予以充分的肯定:“沒錯,大嘴說的是事實。但是,像現在鄉親都你爭我搶地侍候王奶奶的情形,要是時間久了,說不定就會出現無人照顧的時候,那王奶奶咋生活啊?請大家考慮考慮。”
王奶奶的命夠苦啦。在孫兒小君剛滿10歲那年,她老人家的丈夫和兒子搖著小船過河去對面運化肥,不料船到河中央就翻了。當時河水很深,加上父子都不會游泳,落水後人像秤砣一樣地加速往下沉,也就雙雙溺水而亡。王家得知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嚇懵了,隨後放聲大哭。然而,哭又何用?縱使王家三口嚎哭得撕心裂肺,也只能面對僵硬的冷屍。王家自此被陰霾籠罩,生活得十分艱難,更為遺憾的是,沒出半年,兒媳柳翠翠改嫁而遠走他鄉。王奶奶也算通情達理,沒有執意的挽留,而是任由兒媳離去。老人家只要求留下孫兒小君與自己相依為命。
王奶奶曾經下跪對著祖宗的牌位發誓過:“無論如何,我都會把小君培養好,延續王家的香火,對得起列祖列宗。”她還好多個夜晚偷偷地燒紙錢給兒子和丈夫,訴明道:“你父子倆要顯靈哦,好好庇佑小君沒病沒痛,健康聰明。”王奶奶化悲痛為力量,堅強地下定決心,誓將孫兒帶養好,培育成人。說實話,一個年近花甲的鄉村女人,要養活一家兩口的老少,又談何容易啊?王奶奶將自己當男人,挺直腰板,咬緊牙關,總是早出晚歸,像老黃牛一樣地拼命勞作,不管重活髒活一概的苦幹,用血汗賺錢,儘量讓孫兒吃好穿好,將其身體養得棒棒的。小君還真爭氣,讀書從沒有讓奶奶多操心,其學習成績一直優秀,最終通過高考順利地進入一家重點大學學習。大學畢業當年,王小君報名應徵入伍,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且兩年不到,順利地當上了軍官(排級幹部)。然而,他在駐地的一次抗洪搶險中則光榮犧牲,年僅25歲。
有人接著文組長的話茬發表看法:“這也是啊,凡事都得有個規矩。如果真的不讓王奶奶去縣光榮院,那我們還得從長計議。”“對對對。”有人附和著說,“照顧侍候王奶奶不是一天兩天、一月幾月的事,務必有個穩妥的辦法才行。”也有人持不同意見:“那天傳來王小君犧牲的噩耗,當時的情景想必大家都不會忘記吧,全組在場的男女老少沒有不動容的,紛紛表示都是王奶奶的親人。既然承認是親人,那親人就要有個親人的樣吧。我直白的講,就是懇請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共同肩負起對王奶奶的養老責任。”
一席話,勾起了大家的悲痛回憶,其情其景,歷歷在目。3個月前的那日,天是陰沉沉的天,而且還使勁地下著濛濛細雨,村寨口的半山腰上有幾只可惡的黑烏鴉,落在樹枝上“哇-哇-哇”地叫得人心惶惶。留守的鄉親大多宅在屋場院落,或閒聊拉家常,或打撲克鑽桌子,還不時爆發出喧鬧聲。然而臨近中午,突然從王家屋場飄出來的王奶奶嚎啕大哭聲,刺耳地掩蓋了其他聲響,唯獨對應著幾只黑烏鴉賣力的“哇哇”大叫。鄉親們聽著,覺得有點不祥之兆,不禁心頭一緊,顧不得下廚做飯,快步從四面八方趕去王家屋場。
有的鄉親看見文組長早就來到王家屋場,便一把拽過來急急打探:“王奶奶怎麼了?”“她的孫兒王小君犧牲了。”“誰說的啊?”文組長用嘴一呶:“你們看,那都是上面來送信的領導,還有陪著的鄉、村幹部。”一位鄉親說:“王小君不是在部隊好好的麼?”文組長告訴鄉親:“王小君是在駐地的抗洪搶險中,為搶救洪水裏的群眾而光榮獻身。”鄉親們聽得如此一說,不禁脊背發涼,目瞪口呆,回過神來,登時淚眼汪汪。好些女鄉親鼻子一酸,幾聲抽泣,竟然忍不住地哭出聲來。在鄉親們的心中,王奶奶受人尊重,君伢子討人喜歡哩。文組長悲傷地搖搖頭,哽咽著喉嚨對鄉親說:“唉——,苦了王奶奶啊。她聽到資訊,如五雷轟頂,六神無主,只能發瘋一樣的扯開嗓門大聲嚎哭,勸也勸不住,咋得了嘛?”
攏來的鄉親見著王奶奶時,王奶奶的臉面已然蒼白,哭成了淚人。有鄉親安慰她:“王奶奶,小君犧牲,鄉親們都難過,何況你呢?但是,人死不能複生,事已至此,你莫把自己的身體弄垮了。”“唉——,我的命咋這般哭呢,老天不開眼啊!”王奶奶掙脫鄉親拉著的手,“孫兒都不在了,我還活著有什麼意義。”她說完,扭頭就“砰”的一聲,重重地撞在紅磚牆壁上,頭一暈,身子倒在冰冷的水泥地板上,額頭鮮血直流。
有鄉親正欲伸手去扶王奶奶時,卻被在場的村醫肖乙叫住:“別動王奶奶,先讓我看看。”肖醫生還叫鄉親散開些,好方便治療。他打開隨身所帶的醫藥箱,拿出藥物,先為王奶奶清洗額頭傷口,再進行包紮止血,然後叫人將王奶奶抬到床上去。當肖醫生正給王奶奶打點滴時,不料王奶奶蘇醒過來,抬起另一只手,一把扯下輸液管,生氣地瞪著肖醫生:“你救我幹嘛?我還會活下去嗎?”肖醫生淚眼模糊地看眼王奶奶,勸說著:“王奶奶,你老人家的心裏難過,我理解,大家都替你難過啊。你難受的話,你就咬我胳膊吧,你咬我撓我打我都行,但你老人家就是不能拔我的輸液管哪。”“我都不想活了,請你不用救我。”“王奶奶,我都是你老人家的孫兒輩,就給你下跪求你行不?你就讓我給你用藥輸液吧?”“嗨——,拿你肖醫生真沒辦法啊。”王奶奶邊說邊將腦袋偏向床裏面,任憑淚水濕透枕巾,同時也任憑肖醫生給她用藥打點滴而不予排斥了。
有鄉親問肖醫生:“要不要送醫院?”肖醫生回言道:“放心吧,這一點破傷,我還是有把握治好的。”“那好,王奶奶的傷病就交給你肖醫生了,用心點啊。”
在場的鄉親無比傷心,一個個紅腫著雙眼,沒敢哭出聲來,卻是淚珠兒連串的往下掉。一位女鄉親輕聲安慰:“王奶奶,你不能想不通啊,你失去個親人,可我們大家還都是你的親人哪。”更有年輕的伢子、姑娘們說道:“王奶奶,我們都是你的孫兒孫女嘛。”李大爺顫抖著聲音說:“年輕人,都改口吧,去掉個王字,直接叫奶奶。”一時間,“奶奶。”“奶奶。”叫了好一陣。王奶奶被感動了,便慢慢轉過臉來,用嘶啞的喉嚨對鄉親說:“難為鄉親了。”小組裏的鄉親,可真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實打實地付諸行動。打從這天起,鄉親們就自發地照顧著王奶奶的生活,不但幫忙做飯炒菜,以及洗衣漿衫,還陪著老人家嘮家常,或是開導開導,晚上更有中、老年女人陪睡呢。
小組的會議仍在進行。文組長在聽取眾人不同意見的基礎上,提示著說:“大家聽好了,照顧王奶奶的生活,我看是不成問題的,因為政府給予了撫恤金。但如何陪伴王奶奶,卻成了問題,這是我們要予以重點的考慮。”參會的鄉親聽著,個個都低頭沉思。是啊,人老了,要是孤獨得無人陪伴,哪怕被人照顧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恐怕也感覺不到幸福的。
劉大嘴與同座的左右兩位輕聲交換著意見後,他又發言了:“我我我,我要否定,否否否定我先前的看法,完全,完全同意組長說的,各戶輪流值值值,值日,對王奶奶要要要,要照顧好生活,要進行陪,陪陪陪伴。”
隨後,各人的發言更積極,參會的男女沒有緘口不語的,儘管意見不是很統一,但有著共同的一個出發點,就是要將王奶奶照顧好,讓她多開心、少憂傷,從而體會到鄉親至真至純的親情,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無比溫暖。
參會人員中,年歲最長的李大爺吐掉嘴頭上的煙蒂,習慣性地捋捋花白的鬍鬚,該是要發言了。李大爺原來當過10多年的村小組組長,卸任後,凡事都不會輕易開口,而開口所講的,一般都會受到鄉親的尊重。鄉親們說他像個文化人,講話經過深思熟慮且慢條斯理。他說:“我理解大家的心情,都是為了王奶奶好,從而不讓她的孫兒小君白白光榮。但我作為老年人,我得幫王奶奶說一句話,最好還是徵求下她的意見,然後再作決定好些。”這話講的,似乎讓文組長不好不照辦的。
鄉親們更沒怠慢,一陣交頭接耳地議論,一致認為李大爺說得很在理,因而紛紛表示支持,有人還大聲喊道:“就按李大爺講的,聽聽王奶奶的想法,最好由王奶奶自己作出選擇。”
文組長掏出手機,當即給閨女打去電話說:“玲玲,你跟王奶奶還沒睡吧……那好,今晚月亮特圓,你就攙扶著王奶奶來參加下會議吧,組裏有個決定需要她老人家表明態度……小心點啊,莫讓王奶奶摔跤啦。”
劉大嘴插嘴說:“玲玲不不不,不錯啊,寒假裏主動,主動陪著王奶奶,是是是,是少有的好好,好姑娘——”
文組長打斷劉大嘴的後話,沒讓他繼續拍馬屁。文組長跟大家講:“王奶奶的孫兒小君犧牲後,組裏不是有好多中、老年婦女都去陪伴過王奶奶麼?玲玲都是大四的女生了,寒假裏陪伴王奶奶,也是應該的嘛。我糾正下大嘴的說法,應該受表揚的是全小組的鄉親們。”
王奶奶來到會場。文組長向她講明原委,要請她做出選擇。王奶奶猶豫片刻,淚光閃閃地說:“謝謝村組的鄉親。我家孫兒小君走後,鄉親們成了我唯一的親人,我給鄉親添麻煩了。”說話之際,王奶奶傷心得哽塞了喉嚨,經玲玲的細心安慰,才又低聲繼續說道,“但是,我真離不開鄉親了。大家要我選,那我肯定選擇在老家養老嘍,其他哪也不去。”老人家說完,便一頭倒在玲玲肩頭上,揪心地抽泣。
文組長過來問:“王奶奶,那你還有什麼別的要求不?”
王奶奶抬起頭,抹把眼淚回言道:“村組的鄉親,還沒有哪個不讓我滿意的啊,好得超出了我的想像。你們大家決定輪流照顧我,其實正合我的心意呢。我再沒別的要求了,真的感謝大家!”
對王奶奶的選擇,沒有鄉親不同意的,因而形成了決議,大家也就嚷著散會。文組長趕緊說:“慢著,請大家稍等片刻。待我將這個決議寫成書面文字,還要麻煩各位在其上面簽名呢。”
有鄉親議論著說:“既然形成決議,就得堅決執行。”“嗨——,這個還用擔心麼?戶戶同意的,王奶奶就安享晚年吧。這,就是烈士之家的榮耀。”
究竟如何照顧侍候好王奶奶,則詳詳細細附在一紙的決議上。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