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壅塞」醫界罕發文求救 邱泰源提4點建議:有些病到小醫院看

台灣急診醫學會昨晚罕見在社群發文,直指「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建議政府機關設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23日)受訪時表示,衛福部跟急診醫學會及各醫院急診部主任一直都保持密切討論,目前已採取多項措施;衛福部明早也將再次開會研議,邀請各醫學中心、急診醫學會等討論急診壅塞情形。
邱泰源今天上午出席雜誌舉辦的「第三屆年度好醫生」活動,會前受訪時,被問到急診壅塞問題,邱表示,衛福部針對急診壅塞問題,長期都有關注跟解決的策略,針對近期急診壅塞的情況,已經召集各縣市衛生局、各大醫學中心,及醫師公會,讓整個醫療體系都動起來,衛福部跟急診醫學會及各醫院急診部主任一直都保持密切討論。
對於急診醫學會提出多項建議,邱泰源指出,急診醫學會很用心,他們也知道非常辛苦,真的很感謝基層醫護團隊,從過年前到現在仍守護急慢性各種病症,至於要解決基層壅塞,一定要有短中長程的計畫。
邱泰源續指,第1是希望各醫院先調整急診跟門診的住床比例,讓急診能有多一點住床,雖然他知道這對院長來說並不容易,因為門診裡有等癌症開刀、要入院化療的病人等,因此希望院長去調配,拜託院長做出最適當、靈活的調整。
第2,希望院方靈活增加急診醫護人力,讓急診醫護同仁不要承受那麼大的辛苦;第3是急診醫學會提出要有蘿蔔跟棍子,後續衛福部會請健保署特別研議,怎麼讓急診人力能夠穩住,不管是合理給付,或是增加人力。
第4,衛福部希望各醫師公會宣導,不管是對民眾還是基層醫療,若屬於流行性感冒、腹瀉等狀況,第一線先看基層醫師,經醫師診斷需轉診,再到適當的醫院,目前台灣還有很多區域型醫院,都可以當成照顧住院很重要的地方,有些病可能在小醫院處理就可以,有些基層醫療也可以在急診打針、打抗生素。
針對急診醫學會臉書發文,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回應,衛福部2月12日曾召開急診壅塞因應會議,當時已請醫學中心加強,協助調度急診救護人員;目前先著重解決短期急診壅塞,長期計畫交由行政院、衛福部處理。
劉越萍說明,依疾管署統計,今年春節期間,醫院急診收治人次高峰為每天4萬多人次,近期急診人次雖降至每天約2.4萬人,但仍高於一般平日約1.8萬人次;明天邀請各醫學中心、急診醫學會討論時,除了檢討管理機制實施情形,也將討論還有哪些管理措施可以精進。(責任編輯/殷偵維)
(熱門點閱:【經典賽資格賽】宋晟睿「15秒狂飆」場內全壘打締造歷史 大聯盟官網也盛讚)
- 記者:上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