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澆不熄南島文化火花!「Cidal太陽之夜」在花蓮串起族群世代與國際共鳴

【記者 陳顗喆/花蓮 報導】「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7月19日晚間邁入第二天活動,主題演出 Cidal太陽之夜在花蓮德興大草坪盛大登場。演出內容橫跨原住民族文化敘事、青年共創與國際交流,展現花蓮作為南島文化重要平台的多元樣貌與跨域能量。
活動第二夜由源山海樂舞團《尋・源》揭開序幕,描繪族群起源與自然依存的文化脈絡;Tiyamacan文化藝術團演出《奇萊亞山的後裔》,延伸阿美族與山域間的情感記憶;逐鹿表演藝術團以《森林祈福之舞》詮釋與自然共生的祝禱意涵;力美文化藝術團的《佩袋之情・舞戀豐年》則以文化物件為媒介,表現節慶情感與生活美學。
青年創作部分,由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與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共同演出泰雅族作品《織路越虹山》,透過舞蹈結合族語、地景與身份意象,展現青年世代對文化脈絡的詮釋與傳承;阿美族阿多瀾部落則以作品《生活・聲活》,運用聲響與肢體語言,呈現族語在當代生活中的實踐與韻律感。
國際演出部分,由復活節島Cultural Ballet Kari Kari演出《尋找國王的天堂》,以鼓聲與節奏喚起島嶼神話與文化意象;壓軸演出《以光曦織夢|詠頌.稜紋.初曉之虹櫻》,由Malikatay 洄瀾薪傳青年隊詮釋,以織紋與族語創作呼應主題,為第二夜畫下深刻句點。
花蓮縣長徐榛蔚於活動中致詞表示,感謝所有民眾依約蒞臨、共襄盛舉。她指出,縣府近年積極推動與國際南島語族的文化鏈結,今年更遠赴復活節島與馬達加斯加進行實地交流,促成本屆復活節島團隊來台設攤與演出,深化文化對話與國際合作。未來也將持續推動以花蓮為主場的南島文化外交與青年參與,讓文化向下扎根、向世界發聲。
當晚貴賓雲集,出席者包括花蓮縣議會副議長徐雪玉、議員鄭乾龍、笛布斯・顗賚,以及13鄉鎮市部落事務組長會長:秀林鄉李國誠、新城鄉徐建輝、花蓮市楊宗寰、吉安鄉陳進富、富里鄉林同助;代表平島‧部定出席支持、宜蘭縣議員孫湯玉惠、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長 Panay Mulu、文化大學原資中心以及財團法人花蓮縣天步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李安榮等人,展現南島文化交流的多元支持與共鳴。
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將持續至7月20日,壓軸登場的「Fali山風之夜」將以原住民族藝術創作傳遞文化的靈性與生命厚度。請民眾務必把握第三天,錯過要再等一年,更多詳情可參閱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937880808(照片花蓮縣政府提供)
- 記者:好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