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警告中國蠶食 建議美海防隊加強台海巡邏

美國兩位學者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文說,中國對台灣的慢性扼殺恐與戰爭一樣糟糕,美國應更加警惕此威脅,協助台灣強化監控能力,並擴大美國海岸防衛隊在台海及周邊巡邏。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資深研究員孔適海(Isaac Kardon)和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今天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網站發表題為「中國將如何壓縮而不是奪取台灣」(How China Will Squeeze, Not Seize, Taiwan)的文章。

文中寫說,美國國防部確實已將中國可能入侵台灣定義為「步步進逼的場景」(pacing scenario),以此為核心來衡量美國軍事能力、做出重大投資,並訓練及部署聯合部隊。

然而美國努力保護台灣,焦點卻錯放於兩棲入侵威脅。中國耐心、長期的台灣政策將統一視為「歷史必然」,加上中方在海外軍事行動紀錄不多,顯示北京更可能的計畫是逐步加強他們早已在奉行的政策:蠶食台灣空域、海域和資訊空間。世界應預期會看到更多所謂的「灰色地帶行動」,即未達戰爭門檻的軍事和經濟領域脅迫活動。

舉例來說,中國如未明目張膽犯台,美國及盟邦便師出無名,不太可能動用在區域設立的先進飛彈系統。美國領導階層反而可能會陷入有關中國是否已越過紅線的辯論中。

兩位學者認為,台灣應集中精力在所有領域建立緩衝區、加強通訊基礎設施,以及促進外人直接投資以建立更能抵禦中國破壞的經濟連結。美國則應協助台灣強化監控能力,擴大美國海岸防衛隊(USCG)在南海和東海及台灣周圍海上通道的角色,並與可能感到壓力而屈從北京限制的商業行為者進行協調。

烏雲密布

文章寫道,中國過去10年逐漸壯大在東亞的空域、水域和情資領域能力。中國海警局和其他海上執法船隻利用非致命手段,對與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和越南有爭議的水域進行不同程度的控制。

光在今年頭幾個月,中國海警船就進行了危險的演習並發射高壓水柱,以阻止菲律賓向軍事前哨基地提供補給;中國外交官員無視國際海洋法,在東京灣提出新的主張,中國船隻還發出警告驅離在釣魚台列嶼(日方稱尖閣諸島)周圍所謂日本領空作業的日本飛機。

這些舉措反映中國將國內法強加於爭議領土的根本意圖。而台灣日益成為類似於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灰色地帶脅迫活動的目標。中國企圖藉此扼殺台灣對周圍海域和空域的控制,限制其自主做出軍事、外交和經濟決策的能力。

俄羅斯在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未能迅速奪取基輔,明顯強化了這種策略的吸引力。自2022年以來,北京對以成本、風險更低的措施緩慢壓縮台灣展現更高的興趣,很可能反映中方借鏡俄烏戰爭後體認到,迅速對台取得軍事勝利將難以實現。

低風險 高回報

尋求這種灰色地帶戰略會帶來一些風險。中國必須謹慎調整脅迫活動的時機和程度,避免換來美國和區域盟友適得其反的反應,尤其是中國限制或切斷對台至關重要的糧食、燃料或訊息流通,可能會招致美國對稱的反應。

不過灰色地帶做法也有明顯的優勢。北京在對台行動中可高度依賴執法和民間資產,但美國缺乏因應這方面所需的非軍事海上力量。華府可能會轉向經濟或外交措施,但這些措施無法直接推翻中國的實質和行動成果,也不太可能造成足以迫使中國改變路線的成本。

關鍵改變

兩位學者建議台灣建立保護空域、水域和經濟的緩衝區來帶頭積極反擊中國的侵蝕,僅靠呼籲關注中國的灰色地帶行動是不夠的。台灣將因國防投資聚焦於領域感知能力而受益,例如取得更先進的陸基和海基感測器,以加強偵測和監控中國機艦在附近空域和水域的存在。

文中說,台灣還應該建立一支由低成本的空中和海上無人機組成的大型機隊,以助支援台灣邊遠地區的監控行動,並以合理的成本因應中國大規模的侵略。

台灣也必須擴大海巡隊,以更堅決地反擊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的活動。台灣在這些方向上已邁出一些適度的步伐,但進展太慢,難以因應中國日益激烈行動帶來的挑戰。台灣將需要迅速增加發展國產能力方面的支出,並將來自美國的任何外國軍事資金集中在這些類型的系統上。

在資訊領域,台灣應加強通訊系統及培訓更先進的網路防禦人力。更重要的是,台灣必須在衛星通訊服務和基礎設施方面加速擴展與多元化,以防禦中國攻擊資訊網路和海底網路電纜。

美國對台灣的緩衝區策略也至關重要。國會今年4月批准20億美元用於向印太地區提供國防援助,但目前仍不清楚這筆資金將如何分配。美國應該動用一部分可用資金來加強台灣的空中和海上監控與情報能力,以及台灣的空中、海上和地下無人機機隊。華府也應該考慮擴大美國海岸防衛隊在台灣海峽及周邊地區的角色。

例如,將海岸防衛隊在台灣附近海域的任務範圍擴及涵蓋巡邏附近的漁業,以確保准入和支援資源保護,可能有助於反制中國企圖控制這些地區的行動,同時抗衡北京利用執法船隻的舉動。

最後,美國應與企業協調,支持台灣的經濟緩衝,尤其是那些透過海運和空運對台運貨的企業。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和國務院的跨部門小組應建立管道評估新興風險,並與大型跨國貿易公司、託運人和保險公司高層分享預警指標。這項行動應在民間環境進行以促進應急計畫,並為這些公司提供政府和軍事支援,以進行將確保台灣進入全球市場的實質和財務準備。

文末指出,如果未來行為的最佳預測指標是過去的行為,美國和台灣應像防止中國直接入侵一樣專注於發展防止台灣被慢慢征服的策略,以免美國最終可能淪為旁觀者,而台灣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中國的控制。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