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引進磁振刀治療技術 增進治療率及減少副作用

三總引進磁振刀治療技術 增進治療率及減少副作用
(軍聞社記者林庭暉臺北5日電)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黃文彥、羅承翔醫師今日說明三總引進磁振刀(核磁共振導引放射治療),結合核磁共振高清晰影像和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在每日放射治療中即時追蹤治療部位,提高治療精確性和安全性,並且增加療效、降低副作用。

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文彥說明,磁振刀是放射治療的利器,大部分的腫瘤最清楚的影像檢查是核磁共振,但過去放射治療搭配的影像導引卻是以電腦斷層為主,近期三總引進核磁共振導引放射治療,能夠在放射治療當下精確顯示腫瘤與正常組織的界線、隨呼吸移動的範圍,能即時觀察到腫瘤,確定放射線精準照射到腫瘤,最大限度地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和器官。

羅承翔醫師進一步說明,近期一位50多歲的男性病患,健檢意外發現距直腸3公分有惡性腫瘤,大腸鏡及腹部電腦傳層檢查顯示已有部分阻塞且侵犯到骨盆腔淋巴結,確診為IIIB 期的直腸腺癌,經過三總多專科團隊討論後,決定為其安排全程新輔助治療,包含5次的短療程骨盆腔放射治療及12週的化學治療。

考量病患後續生活品質及個人意願,三總醫療團隊決定使用磁振刀方式,利用每日修正治療計劃以及即時監測治療標的技術,精準打擊直腸腫瘤,且僅有輕微的副作用,病患當周即可恢復正常工作,並且在術前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腫瘤完全消除。

黃文彥醫師強調,磁振刀具有「降低放射治療的範圍,減少副作用」、「每日放射治療計劃調整」、「提供功能性影像及個人化治療」、「安全的提升放射治療劑量、增加治癒率」等多項優點,三軍總醫院引進臺灣第一台具有高磁場的核磁共振導引放射治療(磁振刀 1.5T),透過結合核磁共振成像和放射治療技術,提供更加精準和有效的治療,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

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相信核磁共振導引放射治療將在未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方式之一。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