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號首飛35週年 漢翔:沒IDF就沒F-16

經國號首飛35週年 漢翔:沒IDF就沒F-16
2004年8月14日「桃園國際航空嘉年華」,首日湧進近十萬名參觀人潮,而IDF特技飛行表演是開幕的重頭戲。(圖/翻攝自漢翔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今(28)日是IDF經國號戰機首度試飛35週年,製造商漢翔公司公布多張珍貴的經國號戰機照片,強調國人自研自製的先進戰機IDF經國號,代表我國擁有製造、測試、修改、武掛、升級等自主權,把所有知識與科技掌握在手中,這就是國防自主、國機國造的驕傲。漢翔更指出,沒IDF就沒F-16與幻象2000戰機。

美方協助我國完成自製戰機計畫

由於我國向美國爭取出售F-16戰機多年未果,1980年代在美協助下研製輕型、多功能的經國號戰機,正式名稱(F-CK-1 Ching-kuo)。為了紀念蔣經國總統任內研發,因而命名為「經國號」。

漢翔表示,1989年5月28日,機務、場地、人員、攝影、救護,都已確認完善各自待命,試飛管制室內不分階級,眾人聚精會神,屏息等待,試飛員吳康明起動發動機,駕著機號10001的首架原型機進入跑道,隨後鬆煞車,高速滑行,油門持續加大,當機身騰空而起,彷彿全國都響起了掌聲與歡呼聲。經過22分鐘的飛行,首飛任務於10:43完美落地,這一刻,寫進了中華民國的歷史。

經國號共有4架原型機,每架各自擔負不同的測試任務,其中編號10002的2號原型機(A2),主要負責低空高速擴張飛行測試。A2機於1989年7月29日,由試飛官伍克振上校完成首飛。10003原型機(A3),於1990年1月10日首飛,試飛官為陳康定中校。10004原型機(B1),於民國1990年7月10日首飛,前座試飛官祝安麒少校,後座朱泰樺中校。B1機不僅是首架經國號雙座機,也因曾有19位將官陸續乘坐,而有「將軍機」之稱。

經國號戰機在完成首階段研發及量產後,國防部展開「翔昇計畫」,自2011年起,用七年的時間,以研製兩架原型機(10005、10006)為標的,單座機(10005)於2006年10月4日升空,雙座機(10006)在2007年3月15日升空,並在兩週後的3月27日,由陳水扁總統為翔昇機命名為「雄鷹戰機」。

2004年8月14日桃園縣政府、國防部、經濟部、交通部聯合舉辦規模空前盛大的「桃園國際航空嘉年華」,經國號戰機的特技飛行表演,正是開幕的重頭戲。當日由吳康明親駕IDF(A3)機上陣,幾個轉彎後急速爬升、翻滾、倒飛,高難度動作接二連三,地面上的民眾仰起頭,歡呼聲不絕於耳。機尾號10003是IDF第三架原型機(A3),後來常作為吳康明執行單機(Solo Demo)性能展示用機。此次是漢翔公司首度公開的空中展演,也是經國號戰機首次在國人面前高難度性能展示,再次寫下屬於經國號的榮耀時刻。

漢翔強調,經國號研製是我國航空史的光輝歲月,回首來時路,沒有經國號戰機,就沒有今日中華民國的空防,更不會有後來F-16及幻象2000戰機的引進。

經國號性能提升 可發射萬劍彈

經國號戰機原訂生產250架,但因美國同意出售150架F-16A/B型戰機,減產為原型機6架、量產型131架。1992年服役後,空軍委由中科院及漢翔以「翔昇計畫」進行性能提升構型研製,生產單、雙座翔昇原型機各一架,獲國防部及空軍認可,以「翔展計畫」分兩階段為台南及台中兩個經國號戰機聯隊進行性能提升,由IDF A/B型提升為IDF C/D型,成立「翔展計畫」、「翔展二號」兩階段計畫。

性能提升後之經國號C/D型戰機,具備先進數位化航電系統、電子反反制雷達系統、先進32位元飛控系統、數位防滑系統等,更具備發射中科院自製的「萬劍彈」能力,以發揮經國號戰機服役最大效益。

萬劍彈與美軍現役的AGM-54聯合遙攻武器( JSOW )相同,具有次彈頭(子母彈)攻擊特性,彈身與推進方式與英、法合作生產的「風暴之眼」(Storm Shadow)相同,能夠在敵方防空飛彈射程之外發動攻擊,最大射程200公里。空軍共有129架經國號戰機藉「翔昇計畫」作性能提升。經國號戰機加掛萬劍彈之後,可藉由GPS與慣性導引,遠程攻擊大陸沿海軍用機場、破壞跑道以阻滯戰機起降。


經國號首飛35週年 漢翔:沒IDF就沒F-16
2023年8月12日清泉崗基地營區開放,經國號戰機掛載「萬劍彈」展示。(圖/記者呂炯昌攝,2023.08.12)

雙發動機設計 安全性勝幻象2000、F-16

經國號戰機使用2具TFE-1042-70A發動機(美軍編號F124),一大用意是增加推力,經國號使用的F124發動機單具推力6,300磅,比F-16A/B型戰機的普惠 F100-PW-20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670磅低,雖然雙發動機耗油缺點限制了經國號戰機的作戰半徑,但因禍得福,讓經國號戰機發生單具發動機失效情況時,飛行員若處置得宜仍能平安降落。

2022年8月10日空軍清泉崗基地進行基地開放活動全兵力預演,一架正在進行單機特技表演編號1428的經國號戰機突然疑似發生發動機起火,緊急迫降,所幸人機均安。這是繼2017年11月21日新竹基地開放預演後,再度發生經國號戰機在單機表演時發生發動機失效事件。2022年3月14日,一架幻象2000戰機在恆春外海執行任務時,飛行員通報發動機故障,在發動機故障20分鐘後,飛行員最後只好被迫棄機彈跳落海,證明單發動機構型的戰機安全性有其限制。


經國號首飛35週年 漢翔:沒IDF就沒F-16
民國80年代,當時台中清泉崗基地滑行道旁的土地,仍有部分為農田,三架IDF戰機在滑行道整備時,恰好有農人駕牛車經過,傳統與現代、最慢與最快,形成了極強對比。(圖/翻攝自漢翔臉書)

經國號首飛35週年 漢翔:沒IDF就沒F-16
藍色塗裝為經國號翔昇機,最右邊是天字第一號10001原型機;左後方「欺隱式空優迷彩」塗裝是編號10004的原型機(B1),B1機因曾有19位將官陸續乘坐,而有「將軍機」之稱。(圖/翻攝自漢翔臉書)


相關新聞


今日軍武/太平島距離遠、易攻難守 海軍「衛疆計劃」4小時馳援


今日軍武/台灣空軍曾失之交臂!韓F-4E戰機告別飛行 交棒KF-21


今日軍武/習近平到訪無用!塞爾維亞棄買梟龍 轉買法國飆風戰機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