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崑玉/AI世代將面臨的機會挑戰

名家論壇》吳崑玉/AI世代將面臨的機會挑戰
Computex 2024國際電腦展日前開幕,國際大廠領袖們紛紛來台參與論壇,其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所到之處都成為焦點。(圖/記者鄭妤安攝,2024.06.04)

[NOWnews今日新聞] Computex 2024國際電腦展日前開幕,國際大廠領袖們紛紛來台參與論壇,引領風騷的自是輝達黃仁勳,賴總統也親臨致詞,一時之間,全國上下,人人在講AI,處處可見AI,頗有普天同慶之感。但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當AI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而台灣正是那個造火車的重鎮時,許多事務都必須隨之調整,成為AI世界的助力,而非總統喊喊台灣要成為AI島那麼簡單。

大凡一項革命性技術,衝擊整個人類生活型態時,大體有五個階段:

技術→工業→經濟(商業)→社會→政治

遠一點的,像古騰堡印刷機革命。大約1450年左右,古騰堡在德國內陸城市美茵茲,搗鼓出了一台活版印刷機,不論其技術與發明來源為何?那是一台集合了活版、鉛字、油墨、紙張、與運轉機械的好用機器,一開始他只是想拿來印聖經。當時聖經都是手抄本,多由受過特殊訓練的修道院僧侶們完成,經常需要數年數人合力,才能完成一本,所以極其珍貴。古騰堡印刷術發明後,聖經開始普及,各種知識教科書開始有了穩定供給,小說、寫作、出版成了一種產業鏈,大約20~30年間,印刷術與印刷機普及到歐洲各大城市,包括巴黎與威尼斯。在50年中,用這種新方法已印了約三萬種印刷物,共1200多萬份印刷品。西方科技史咸認,古騰堡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1517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為起點)、啟蒙時代、科學革命(1543哥白尼出版「天體運行論」為起點)…等重大歷史變革,讀書、看書成為一種普羅大眾也可以享有的生活方式,整個歐洲社會結構與運轉型態發生重大變革,最後衝撞教會與國王的既存政治結構,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攙雜了宗教仇恨與王權顛覆,可說是當時的世界大戰,最後結束於1648年的西伐里亞條約,定下了現代主權國家的定義與法律基礎。故雨果稱印刷術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

同樣的流程又在1760年代工業革命後再走一遍。現在科技史學界多半認為,1760~1860年這100年,可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其推動力為蒸氣機。1860年美國南北戰爭後的工業技術大爆發,一直延續到1945年二戰結束,其尾端再往後延伸到約1960年代,稱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走了約100年,其核心動力是內燃機(汽車)、電力機械。1970年代開始,電腦、資訊、通訊等技術開始不斷快速迭代演進,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的方式,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這些60歲老人,都經歷過從撥盤電話到BB Call,再到黑金剛大哥大,再到Nokia 3310,再到Apple 智慧型手機的五代通訊變革。我們大學剛畢業時,部隊與政府中還有大量抄寫員與中文打字室,現在誰不會用Word,大概連半個文職工作都找不到。到2000年,網路興起,網路購物開始改變商業型態,全球化則是其商業表徵。淘寶是2003年成立的。2004年推出的臉書快速普及,成為全球通用的社群平台,2010年便成就了阿剌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如以茉莉花革命為一個分界點,第三次工業革命僅僅花了40年,便從技術走到工業,再走過商業、社會、而達到政治影響,其間不過花了約40年。德國人在2013年開始倡議「第四次工業革命」,或稱「工業4.0」,包括了石墨烯、基因工程、虛擬現實、量子資訊技術、清潔能源、機器人、人工智慧(AI)、奈米科技、量子電腦、生物科技、物聯網、工業物聯網(IIoT)、分散式共識、增材製造/3D列印和全自動駕駛汽車…。今年AI的大爆發,不過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中,顯著的一個里程碑。

在過往的工業革命中,「便利」和「便宜」是兩個殺手級商業推廣要素。機械使得以往需要1萬個家庭完成的織布工作,現在只需要100個人以內就能完成。電腦與網路,使得以前要花2週到2個月才能調取的海外大學論文,現在2分鐘內就能來到線上。技術穿透工業,改變商業,重組經濟結構,甚至破壞與重塑社會結構,也是靠這兩個關鍵要素。因為「便利」,所以老人家們抱著手機與社群,便能去除老人行動不便所帶來的孤獨感與無聊感。而要下載APP,學習新功能,跟上新遊戲,就需要孫子們來教,於是孫輩從此對長輩有了發言權,甚至成為小老師,父母輩在兩面夾擊下只能當個工具人或經濟工具。於是,傳統政治所依賴的,由上而下的派系組織或政黨Cell,不敵LINE的社群網絡,撒人撒錢的動員方式開始弱化,至少從城市撤離,退往鄉村。而政治宣傳主力,也從媒體移向臉書,再從臉書伸向油管,現在則從油管走向抖音。不同的訊息管道與組織型態,都附帶著不同的意識型態與價值取向,直接衝擊所有政治系統的統治方式與統治基礎。

所以,我們不應僅僅沉浸於AI所帶來的榮耀與快樂,更應深刻認清AI所帶來的全面性衝擊,甚至主動規劃AI的應用走向,才能真正讓台灣走向一個AI島國。那不只是將AI用於武器,而是必須包括因應其衝擊所做的設計。舉例來說,AI是否可以取代教師?教師與學生間,經常存在著人際關係的困擾,但AI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因應不同學生的偏好與程度進行施教,女生的數學老師是孔劉,男生的AI老師是內田有紀,學習意願可能比學校老師更好。另一面,當AI可以大幅組織與傳遞資訊,也就意味著「在家上班」與統一考核變得更容易,人們會剩餘大量零碎時間,「阿魯」或「斜槓」都不必離開坐椅,那我們那個工業時代思維的勞動法規,需不需要大幅修正?誰管你週休幾日?公司都共用辦公桌,甚至許多Routine性工作職位都不再需要,出現彼德杜拉克說的,不是Jobless(失業),而是Deskless(取消職位),如此如何勞保?如何保障勞工權益?

因此,誠心建議賴政府與「AI內閣」,花點時間,開幾場「務虛會議」,想像一下AI全面化與普及化的生活方式、社會型態、與世界趨勢,設定一些具體指標,以便發現社會趨勢的走向,及早推出因應時代快速演進的方案與法規,至少不要讓陳舊的政府官僚制度與法規,成為擋路的絆腳石,或成為進步的拖油瓶。那才是能讓台灣真正成為引領世界的AI島,最關鍵的靈魂。

對,我的意思就是,別理立法院那些還在迷戀「鐵公機」大建設帶動經濟的工業時代動物,賴政府如果能跳起來抓到機會女神的衣角,拉動台灣整體前進,那些動物最終只能變成食物。幹嘛跟豬打架?打贏了你也一身泥。善用工具把牠變成食物,豈不是更有效益的工作?!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韋安/何為台灣真正生存「實力」?


名家論壇》楊威利/劍指中國 美國強化菲律賓防務


名家論壇》吳崑玉/來吧!就讓我們來互相傷害吧!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