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鈕則勳/國民黨藉關稅重打兩岸牌

日前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台灣要被課32%,無疑是吃下一記重拳;然而,藍營若能順勢掌握這波民怨痛點,從開闢選項的邏輯切入兩岸互動論述,或就能找到突圍破口。(圖/陳威叡攝,2025.04.07)
[NOWnews今日新聞] 日前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開全球地圖砲,對台灣課32%關稅,這項操作,是繼台積電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後,對台灣的又一記重拳,不僅深刻挑戰民進黨政府不斷宣示「台美關係堅若磐石」自信滿滿的論述外,更嚴厲測試著賴政府有無能耐與勇氣在美祭出該操作後,擬定具戰略高度且能有效反制的策略。但問題是,政府於川普殺招出檯前,閣揆卓榮泰於凌晨臉書發文指政府有準備,要讓產業放心、國人安心,「各位朋友請安心入睡」,直至32%對等關稅震撼全台後,卓內閣才於4月4日下午四點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投入880億元,針對九大面向、提出20項協助方案,卓揆更在記者會一開始時表示,很抱歉來晚了一天,此時尤需要團結國家,產業界要彼此支持等論述。
但這些方案太過佛系未能充分因應危機,臨時抱佛腳的戰術操作又治標不治本,當然引發各界批評,在野也重砲轟擊賴政府只敢對中強硬,對美則逆來順受,國民黨更直指川普重稅更是對賴政府「依美抗中」政策的一記重擊,既無助於兩岸和平,也無法保障台灣經貿利益,終將導致「引戰毀台」,國民黨也建議賴政府應放下意識形態,走向「親美和中、避戰護台」路線,台灣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足。
藍營論述確實不無道理,畢竟民進黨政府奉「抗中」為圭臬,將雞蛋都放在美國的籃子裡,美國當然深知台灣無選項,對台步步進逼以獲取商業利益,便成為川普的理性抉擇 ; 而國民黨能否藉此機會重新掌握兩岸議題的相對優勢,順勢突破總統賴清德「賴17條」所建構不願兩岸關係互動的氛圍,也考驗著國民黨高層的謀略,不管如何,川普重稅在氛圍上確實給藍營一個可運用的機會點。
首先,川普對台灣軟土深掘如前所述,就是看準民進黨政府根本沒有選項,只能押寶、甚至依賴美國,而在台積電赴美投資設廠引發國內輿論熱議,甚至坊間批評政府把最強的籌碼拱手讓給美國,但卻沒有換到美國對於兩岸緊張情勢保護台灣的明確表態,輿論本應炸鍋 ; 但總統賴清德藉陸配亞亞、現役軍人出賣情報、藝人選邊等議題順勢提出強化國安、並限縮兩岸互動的「賴17條」,主導了輿論的脈動,等於也替台積電赴美、我方流失最大和美博弈籌碼的議題轉移了焦點,回到自己熟稔的抗中戰場上。
然現今川普對台祭出32%的對等關稅,又硬生生地將議題拉回賴政府對美招架無力這個弱勢點上,而現階段政府的因應又只被認為是治標不治本、只算是戰術層次而非戰略宏觀的880億協助方案,民間更擔心政府能否統整我方僅剩的談判籌碼或如何建構與川普政府進行有尊嚴的對等談判,在在都凸顯政府的弱勢不僅是在因應策略的捉襟見肘,而是本能上的懼怕美國,而這「懼美」情結更會使企業疑慮、民眾不滿,藍營若能順勢掌握這波民怨痛點,從開闢選項的邏輯切入兩岸互動論述,或就能找到突圍破口。
其次,川普關稅衝擊對台灣來說確實朝野得一起面對,所以藍營也應藉此機會建議政府並提出其所言「和陸」以因應川普衝擊的的可操作方法,一是能凸顯國民黨宣示「親美和中」的有效性,二是讓藍軍能順勢切入兩岸議題、敢碰兩岸議題,三是藉兩岸議題切入來烘托在對美談判過程中的選項邏輯,四是點出民進黨對美、中兩面作戰的盲點,讓綠軍有理性盤整我方籌碼、面對現實的可能性。至於具體議題部分,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也有點出增加銷陸與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等與對岸有關的兩項建議,而ECFA亦有三百多項早收清單,國民黨不妨透過智庫細部研擬,特別是主席朱立倫對此也有其專業,畢竟從可行作法切入、進而導入兩岸議題與互動,創造理性討論空間,不僅能避免藍軍在川普衝擊議題上連續直攻民進黨而被貼上看好戲、扯後腿的負面標籤,又被操作成大罷免的柴火外,也能藉從兩岸互動找方法、解困局的操作來削弱賴政府抗中或17條所建構的不願兩岸關係互動的氛圍,進而找回兩岸議題操作的手感,一舉數得。
最後,現今的台灣社會似乎已然不敢提兩岸議題,明顯地陷入沈默螺旋的困境,特別是對川普關稅所造成的衝擊,明知對岸市場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選項之一,但卻因「政治不正確」而導致綠營中深諳經貿與談判的專業人士也不敢逆鱗提出相關建議,而使台灣在與美國的談判中似乎只能以承諾擴大對美採購、投資,甚或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這種報酬給予或承諾的「軟策略」來向美方示好 ; 殊不知談判戰術的運用當然是軟硬兼施,亦即有胡蘿蔔、也有棍棒,絕不能因為台灣的總體權力結構遠小於美國,便放棄「以小搏大」的可能作法。
是以國民黨亦可先組織專業的談判諮商專家團隊,針對可以藉兩岸經貿互動且作為談判籌碼的「硬戰術」向賴政府做建議,一方面可對比賴政府只會以承諾或報酬的給予這樣對美方的順服策略,並凸顯兩岸議題更積極的意義外,另方面也能幫賴政府在面子上做個解套,亦即政府既然不願碰兩岸,那藍營呼應政府共赴國難的訴求,提出其他在談判中可操作的戰術,兩相搭配,軟硬兼施,和美方談判的勝率也會高些。就算政府不用,但國民黨除能藉以凸顯其共同承擔的誠意外,也能在台灣社會建構跳脫美國框架,而以國際現實、政經互動與談判邏輯來看問題的可能,更能讓民眾了解兩岸互動是重要的,進而打破沈默螺旋。
畢竟民進黨就算不斷配合美國,川普大棒一下也根本不管台灣有無為他抗中,既然可能要付出更多的資源籌碼都未必讓川普埋單,那國民黨適時切入開闢選項與兩岸經貿互動觀點,只要能在對美談判上有其效果,應該也是好事一樁。
●作者: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邱師儀/川普的任性,世界的韌性
名家論壇》許毓仁/遭川普課徵32%對等關稅 台灣的挑戰與對策
名家論壇》單厚之/大海嘯來了,賴政府沒穿褲子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