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產卵季,拾龜請注意

【新北市訊】夏季日頭赤炎炎,此時正是龜類的產卵季,河濱、都市河道、溝渠等鄰近有水的路邊,時常會見到母龜上岸移動與產卵。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今年已接獲55件龜類救援通報。呼籲民眾於戶外活動時,見到外來種及受傷個體時,可通報動物處協助處理;見到健康個體時,請給牠們適當空間,不接觸、不餵食、不驚嚇才是最大的幫助。
民眾見到龜爬上馬路,如民眾擔心烏龜遭路殺,可先暫時將烏龜放置路邊即可,熱心撿回家安置的行為,將可能延遲龜類的產卵時間;如果撿拾保育類食蛇龜、柴棺龜,則有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之虞,依同法第41條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0萬以下罰金。動保處所接獲的救援案件多為斑龜,牠生活於低海拔水域,如溝渠、池塘、溪流等地,成年個體體長約20至30公分,為台灣體型最大的淡水龜,雌龜體型較雄龜大,每年4月到6月為斑龜繁殖期,於水中交配後,雌龜會上岸尋找適合產卵的地點,產下的卵約2-3個月後就會自然孵化。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民眾見到龜類上岸時,可初步檢視龜的型態,如常見外來種巴西龜在眼睛後方有明顯紅色斑塊,民眾可先移置後通知動保處收容,避免造成原生龜的棲地破壞。而見到龜有明顯外傷如龜殼龜裂等情形,民眾可通知動保處協助處理。
近期也偶有寵物龜墜樓的情形發生,建議民眾在陽台放風烏龜時要特別注意,有蹼和爪子的澤龜類(如巴西龜、台灣斑龜)有部分個體能沿著牆壁角落爬行,如果牆面粗糙或牆壁的夾角角度適合,烏龜可能因此逃逸,從陽台邊緣掉落。動保處建議飼養寵物龜,除要提供良好環境,隨時檢查容器是否完整牢固,並做好飼養前評估,懂牠再養牠,終養不棄養,飼養前可參考動保處公告(網址https://reurl.cc/ezd96m)基礎飼養指引。
動保處呼籲民眾,野生動物保育除了救傷及野放外,還要用有正確的保育觀念,如民眾見到需救援的野生動物,可先記下詳細地點,撥打動保處24小時專線(2959-6353),由專人協助處理。在野外碰到野生動物,也應秉持三不守則,與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避免人為干擾,才是愛護動物行為。
資料詳洽:
新聞聯絡人: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 謝侑達技正 電話2959-6353分機1220 手機0928778137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