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hay ko foting 祝福你有很多魚」特展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新聞聯絡人:黃櫻花 秘書

電 話:1999轉2073

手 機:0952-095688

傳 真:02-27205996

發稿日期:113年5月30日

「adihay ko foting 祝福你有很多魚」特展


展覽日期與地點

• 展覽時間:113年6月7日(五)至9月22日(日)

• 開幕記者會:113年6月7日(五)11:00-12:05

• 展覽地點:凱達格蘭文化館一樓大廳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3之1號)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本年度最具特色的藝文特展「adihay ko fot-ing 祝福你有很多魚」,將於2024年6月7日至9月22日在凱達格蘭文化館盛大舉行,並特別選在聯合國「世界海洋日」前一天開幕,以原住民族傳統與地方知識找到與海相處的新契機,藉由藝術探索海洋文化與生活的關係,共同響應全球對海洋保護的關注。


展覽亮點

1. 海洋文化的深度探索

◦ 強調人類與海洋的關係需要即刻轉變。透過介紹花蓮港口部落的故事,展示原住民族傳統與地方知識,帶領觀眾找到與海洋和諧相處的新方法。

2. 豐富的藝術展示

◦ 欣賞港口部落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與飲食文化,從影片、漁具到裝置作品,都講述著他們如何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與海洋的密切聯繫。

3. 體驗部落智慧與傳統

◦ 參觀者將深入了解阿美族的捕魚技術、烹飪方法以及部落長者傳授的生活智慧。

4. 互動展區與教育活動

◦ 展覽設有閱讀角和互動區,以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做為永續發展的思考取徑,提供相關書籍和永續海鮮指南。觀眾還可以參與活動,留下守護海洋的承諾,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的海洋保護。

5. 文化傳承與保護

◦ 展覽特別展示港口部落的海祭(misacepo’),提醒大家海洋資源的枯竭對文化傳承的影響。透過重現海祭臺和展示捕魚的漁具,觀眾將理解原住民族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延續傳統,共同面對海洋枯竭的問題,並思考如何守護海洋。


臺北市原民會表示,臺灣四面環海,然而我們的海洋文化卻逐漸流失,甚至有人說「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此特展命名為adihay ko foting,是海岸阿美語「很多魚」的意思,也是遇到要去海裡捕魚的人會說的問候語。透過藝術創作帶領觀眾走進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Makota'ay)的阿美族人日常餐桌。展現他們如何與海洋和諧共生,並且保留世代相傳的海洋知識與技能。

此特展以多樣的藝術創作,帶領觀眾走進港口部落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他們獨特的飲食文化與烹飪智慧。展品包括《好好吃魚》影片,紀錄了孩子們跟隨父輩學習捕魚的過程,以及《阿美族的悶燒鍋》黏土動畫,呈現了利用當地資源烹煮美食的智慧。

此外,透過藝術家王力之的木雕作品《adihay ko foting》展示大海的豐饒,以及如何餵養一代又一代的阿美族人。而者播藝術中心的作品《起爐 misaparor》與《在海邊的生活 i riyaray a orip》也將在展覽中展出,這些作品體現了從部落長者那裡學習到的生活態度與海洋文化的寶貴價值。然而,隨著海洋資源的枯竭,這些文化傳統面臨著消失的危機。每年一度的misacepo’(海祭)是阿美族與海洋聯繫的重要儀式,展覽中,陳昭興Apo'和王亭婷將重現海祭臺,並以空空如也的祭盤引發觀眾對海洋保育和文化傳承的深思。

展覽還設有閱讀角和互動區,以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做為永續發展的思考取徑,分為「我們承傳的是永續」和「保育與文化存續」兩大方向,提供更多與海洋保護有關的案例、相關書籍和永續海鮮指南。觀眾可以藉由參與活動,留下守護海洋的承諾,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的海洋保護。這些互動設計不僅增加了參觀的樂趣,更使人們對海洋保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承諾。

在全球氣候變遷和環境危機的背景下,展覽強調了傳統生態知識的重要性。這些知識不僅是生活方式的體現,更是解決現代環境問題的新途徑。特展「adihay ko foting 祝福你有很多魚」是一個讓人們重新審視海洋文化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契機。透過這次展覽,不僅能夠感受到阿美族人與海洋之間深厚的情感聯繫,更能理解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性。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個展覽,學習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踐永續的生活方式,共同守護我們珍貴的自然資源。

臺北市原民會誠摯邀請大家在這個夏天來到凱達格蘭文化館,共同探索海洋的深度,感受阿美族與海共生的智慧,並為守護我們的海洋貢獻一份力量。期待您的光臨與參與。


附錄1 :展覽論述


臺灣四面環海,是名符其實的海島國家,而我們看似離海那麼近,卻流傳有這樣一句話:「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甚至也有人評論,臺灣人已逐漸喪失「吃魚」的本領與知識,連海鮮文化都要消逝,何以談論海洋文化。


如果你問一位住在北投的居民:「你家吃的魚從哪裡來?」,或許會得到:「我去北投菜市場買來的」這樣的答案。若是問住在東海岸阿美族部落的朋友,他可能會跟你說:「我早上才去海裡抓的」。在臺灣,阿美族人生活與海洋息息相關,他們笑稱太平洋是他們的冰箱,意味著日常飲食與海總是脫離不了關係。海陸地交接處的潮間帶與河口,是採集貝類、海菜等珍饈佳餚的寶庫。或是在海岸,利用苧麻勾成的八卦網,撒網捕魚。阿美族還有水下獵人,高超的自由潛水技巧的背後,是背負著整個部落傳承的海洋知識系統與智慧。


Adihay ko foting,是海岸阿美語「很多魚」的意思,也是遇到要去海裡捕魚的人會說的問候語。以此句話命名的這檔展覽,透過藝術創作帶您走進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Makota'ay)的阿美族人日常餐桌,一窺他們每天的飲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魚料理和獨特的烹飪方式。港口部落族人之所以能夠天天享受美味的海鮮,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如何在海邊或秀姑巒溪抓魚的技巧。《好好吃魚》從孩子的視角,紀錄了跟著父執輩學習吃魚抓魚的過程。《阿美族的悶燒鍋》由港口國小同學透過黏土動畫述說耆老利用海邊地形與材料煮食的智慧。王力之透過木雕製作的《Adihay ko foting》,呈現出海的豐饒,餵養了世世代代的阿美族人。


者播藝術中心(Cepo' Art Center)所創作的《起爐 misaparor》、《在海邊的生活 i riyaray a orip (Life by the sea)》 ,體現從部落老人家學習的生活態度,以及與海洋息息相關的珍貴文化。另一方面,海的枯竭也開始讓族人憂心不已。港口阿美族與海共生的的文化傳統,在每年一度重要的misacepo’(海祭)被體現,陳昭興Apo'與夥伴王亭婷透過重現海祭台,向觀眾提問「若海祭不再有魚,文化又將如何傳承?」。


近年來,對在地傳統生態知識的重視日益增加。費克雷特・伯克斯(Fikret Berkes)在《神聖生態學》(Sacred Ecology)一書指出,這些知識體系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和充滿生命力的世界觀。此外,傳統生態知識/原住民族知識在面對變動時的調適能力,對於解決全球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議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當我們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時,這些知識和實踐值得我們重新探索。


展覽將跟著阿美族人的生活,從生活的日常風景、婚喪喜慶等儀式後的pakelang、到每年一度重要的misacepo’(海祭),我們想像自己回到太平洋的身邊,依偎著溪流與大海,我們一起能為海洋做些什麼呢?


附錄2:關於藝術家


Cepo’者播藝術中心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承襲部落深厚的傳統文化,並環繞於人文與自然皆豐富的環境之中。為延續發揚港口部落特有的藝術底蘊,藝術中心將以創造在地更豐富的藝術環境為宗旨,並深根人文內在素養,陪伴藝術家、孩子、老人家等部落各社群一起成長。


陳昭興Apo’ 與王亭婷Lisin

陳昭興Apo’ ,臺灣花蓮阿美族,個性安靜細膩,熱愛海洋與田野,自學繪畫、音樂、雕塑等,在部落承接重要職務、生活工作之餘,創作壁畫及人物繪畫等。王亭婷Lisin,臺灣臺北人,擅長雕塑、裝置及影像創作,喜愛人文與自然,長期記錄、參與部落生活點滴,追尋意義與成長,並以其專長工作回饋部落。


熱愛海洋與田野生活的倆人,將海洋民族受自然的陶養與來自生活的感受,以藝術創作、影像與工藝等表現來傳承,像是近年代表作品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季公共藝術「等待漲潮-阿公的魚簍」,以及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所舉辦的展覽「看見聽不到的歷史」,舉凡耆老的生命史、重要歷史事件、傳說、海洋文化、傳統生活等脈絡的推進,他們回到Makotaay部落後所積累的巨大能量,以創作梳理,因此得以傳承、關懷珍貴的部落文化。


附錄3:展覽主視覺(如圖片)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