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好生活 高齡衰弱遠離我
發稿日期:114年1月23日
造成高齡衰弱的原因較多重性,主要因身體多項生理系統的儲備量下降,且超出原有年紀該有的程度,造成外界壓力來臨時,打壞了身體平衡;像是因住院治療後僅能臥床,生活得靠他人全程照顧,或看似健康且能自我照顧,但體格偏瘦、行動也稍遲緩等,都屬於典型的衰弱現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葉孟奇表示,高齡衰弱通常可分為因老化、生理、心理狀態、多重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的內在因子,以及因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等的外在因子導致,兩者會彼此交互作用且埋下誘發衰弱的危險因子。國外學者曾提出五項衰弱臨床表徵,包括:無預期的明顯體重減輕、費力疲憊感、肌握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體能活動度低,若符合三項以上,較屬於衰弱症。
研究也指出,衰弱的人會比無衰弱的人在死亡率、住院率、跌倒率等風險更高,是失能前的重要表徵,尤其當衰弱越嚴重時,不僅較難以改善,死亡率比起強健的老人死亡率更高達三至五倍,但目前被認為與衰弱有高度相關的原因又以肌肉減少症為主,主要因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也會跟著下降,加上不常使用肌肉,就會加速衰弱速度。
此外,許多急、慢性疾病及老化的相關狀況,也會成為誘發衰弱的原因之一,導致衰弱老人進入每況愈下的惡性循環。葉孟奇說,目前仍無標準治療方式能解決高齡衰弱症,因此保持規律運動或動態的生活型態,以減緩肌肉減少症的惡化,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愉快心情等方式,都有助於減緩高齡衰弱症的發生。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