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射測試衛星 送入「極低地球軌道」


中國發射測試衛星 送入「極低地球軌道」


根據報導,中國在21日中午12點15分,成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快舟十一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武漢一號衛星、極低軌技術試驗衛星、天雁22星和靈鵲三號01星等四顆衛星,順利送入「極低地球軌道」(very low Earth orbit, VLEO),為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2次飛行。


編譯/李寓心





中國發射測試衛星 送入「極低地球軌道」
本月中國發射測試衛星,送入「極低地球軌道」。圖取自 SPACE



中國在21日中午12點15分,成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快舟十一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武漢一號衛星、極低軌技術試驗衛星、天雁22星和靈鵲三號01星等四顆衛星,順利送入「極低地球軌道」(very low Earth orbit, VLEO),為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2次飛行。




根據報導,這次發射的快舟十一號固體火箭,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具備多星部署能力,可適應多樣化的商業發射。負責主導發射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表示,這次搭載的四顆衛星當中,由武漢大學研發的遙感衛星「武漢一號」和極低軌技術試驗衛星,是300顆極低地球軌道衛星系統計畫的一部分,將用於驗證VLEO綜合遙感技術。




更多新聞:中國數百顆極低軌道衛星 直接挑戰馬斯克星鏈網路




極低地球軌道的優缺點




VLEO衛星的運行軌道高度僅150公里至300公里,具有可縮短訊號傳輸時間、增強訊號強度、低耗電量和發射成本降低等優勢。然而,此種類型衛星易受到大氣阻力影響,常需要使用衛星自身的推進器,致使用壽命較短需經常性更換。因此,另外兩顆衛星分別是用於大氣探測的「天雁22星」,以及零壹空間的遙感衛星「零鵲三號(01)」。




中國預計今年發射100次火箭任務




實際上,這次發射是快舟十一號的第三次飛行,為CASIC的子公司航太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Expace)運營,於2020年7月進行首次發射,但以失敗告終,之後在2022年第二次飛行成功,實現快舟系列運載火箭跨越式發展,為後續的常態化發射提供服務。中國預計今年將進行大約100次太空發射任務,其中大部分將使用長征系列火箭執行,迄今已完成第24次軌道任務。




資料來源:SPACE



這篇文章 中國發射測試衛星 送入「極低地球軌道」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