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連接環節」現身!DESI發現了宇宙中300個最稀有黑洞
科學家利用暗能量光譜儀(DESI)進行的最新研究,可能發現了宇宙中300個最稀有的黑洞,這些黑洞被認為是黑洞探索的「失落連接環節」(missing links),處於黑洞演化的關鍵階段,成為天文學家在探索黑洞和星系形成過程中的重大突破。
科學家利用暗能量光譜儀(DESI)進行的最新研究,可能發現了宇宙中300個最稀有的黑洞,這些黑洞被認為是黑洞探索的「失落連接環節」(missing links),處於黑洞演化的關鍵階段,成為天文學家在探索黑洞和星系形成過程中的重大突破。
[caption id="attachment_144552"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近期科學家利用暗能量光譜儀(DESI)進行的最新研究,可能發現了宇宙中300個最稀有的黑洞。(示意圖/123RF)[/caption]
規模空前的星系掃描
據報導,這項研究掃描了超過410,000個星系,發現了2,500個中心存在攝食黑洞的矮星系(Dwarf galaxy),以及300個中等質量的「失落連接環節」黑洞候選體。這一發現創下了最大規模的黑洞發現紀錄,這些黑洞在宇宙的演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研究宇宙中黑洞的成長與行為提供了新的線索。
更多新聞:直擊銀河系心臟「人馬座A星」 韋伯太空望遠鏡捕捉黑洞閃爍
小型星系中的黑洞
研究領導者、猶他大學的天文學家Ragadeepika Pucha解釋道,「當黑洞開始吞噬周圍物質時,它會釋放大量能量,這使其轉變為活躍星系核(AGN)。這些劇烈的活動就像燈塔一樣,幫助我們發現小型星系中的隱藏黑洞。」
黑洞如何影響星系形成
黑洞是由恆星崩塌形成的,並透過吸積氣體、塵埃和其他恆星來不斷成長。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物質在進入黑洞之前會因摩擦而加熱,並發出可見光,使這些黑洞成為活躍的天體,對周圍的星系結構和物質分布產生重要影響。
尋找小型黑洞的艱難過程
儘管科學家已經確信所有大質量的星系都擁有黑洞,然而在小型矮星系中找到黑洞的證據仍然極具挑戰性,因為矮星系的規模較小,黑洞的存在更加難以發現。這次的發現不僅是對黑洞學的重大突破,也有助於理解這些小型黑洞如何影響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這項研究的結果將有助於科學家深入了解黑洞如何從小型黑洞成長為宇宙中最巨大的引力漩渦,並揭示它們如何塑造星系的結構和發展。隨著更多的數據和研究成果的出現,天文學家將能更清晰地繪製出黑洞在宇宙中演化的路徑。
參考資料:Live Science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失落的連接環節」現身!DESI發現了宇宙中300個最稀有黑洞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李佩璇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