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極端氣候威脅 花蓮縣強化校園防災整備、深化防災教育

【互傳媒/記者 高哲偉/花蓮 報導】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與地震風險,使土石流、短延時強降雨、強震等災害日益頻繁且複合化。面對嚴峻的災害挑戰,花蓮縣政府強化各級學校的減災、應變與復原整備,打造全縣防災教育網絡,讓防災成為日常學習的一部分。

▲因應極端氣候威脅,花蓮縣強化校園防災整備、深化防災教育。(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政府長年推動學校防災演練制度化,每學年至少辦理兩次防災演練。演練內容由學校依地理與設施設備條件擬定災害情境,模擬地震初震時的就地掩護、疏散動線、災後集合、人員清點、通報流程等完整應變程序,更涵蓋學生受傷、失聯等特殊狀況,以訓練第一線教職員即時檢傷與危機處置能力。透過實務演練,學校師生能熟悉流程、掌握應變技巧,真正做到「演練如實戰」。
除演練外,教育處也積極推動將防災教育納入學校課程發展。從幼兒園開始,透過繪本、遊戲、體驗課程等方式讓學童建立初步防災意識;在中小學階段,則透過跨領域課程設計,融入地理、自然、生活課程進行災害認知與應對訓練。
在課程推動與資源整合上,花蓮防災教育館提供了重要支援。館內設有互動展示與模擬體驗設施,許多學校將該館納入戶外教學場域,讓學生透過實地操作學習地震、火災、水災等應變方法,補強課堂理論知識。
花蓮縣徐榛蔚縣長表示,學校不只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社區安全與韌性的起點。未來將持續深化校園防災整備與教育推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具備防災意識與行動力,共同守護家園的安全與未來。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高哲偉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