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誤信「AI神操盤」 200萬積蓄差點飛了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老翁與員警合作,緝捕來取款的嫌犯。
臺中市一名楊姓老翁在通訊軟體LINE上看到別人轉傳的投資訊息,好奇點擊後,即加入暱稱「金股臨門」及「張曉涵」為好友,持續觀望群組內「會員」的獲利後,在113年2月間「張曉涵」向其表示「AI機器人」會自動檢測股市的個股大單,當有大單買進時,會自動幫客戶買進,待獲利後可以代操賣出,月底結算獲利後,會再匯款到客戶帳戶。
股票搭著AI熱潮,老翁越聽越是心動,隨即再加入「e智匯-匯立證券自營部」客服,客服稱投資款項須使用儲值的方式,便與老翁約定面交投資款,已在3月間2次派「理財專員」前往老翁家中收取投資費用共200萬元。期間老翁見「智匯當沖」網頁中,已有幾千到幾萬元不等的獲利,老翁又想再投入100萬,便與客服約定再派專員到家中取款。而此時老翁家人發現可能遭到詐騙,隨即到臺中清水警分局梧棲分駐所報警求援。
員警向老翁表示,正常股票投資管道都使用匯款方式進行,若指派人員前來收款,已不尋常,且在網路點擊的投資廣告,有很大的機率是虛設的詐騙網站,老翁應是陷入「假投資」無誤,幸經家人發現及早防止再度遭詐。老翁為了給詐騙集團得到教訓,便決定與員警合作緝捕來取款的嫌犯。
老翁與詐騙集團約定於113年3月26日在家中面交,員警遂至現場埋伏,發現已有嫌犯於老翁家外徘徊,疑似在監控家中情形,後詐欺集團又來電表示要更改至超商取款,老翁遂前往超商面交完畢後,埋伏在旁員警即上前逮捕前來取款的93年次李姓嫌犯及在旁監控的92年次萬姓嫌犯,並當場扣得假工作證件、收據、手機等贓證物,依偽造文書、加重詐欺及洗錢防制法等罪嫌移送臺中地方檢察署偵辦。
李嫌在法院審理時供稱,其在網路找工作,依照工作群組的指示,在高雄向一名陌生女子索取公司證件、收據、無線耳機後,就從高雄到臺中找被害人面交取款,但對索取款項是詐欺贓款一事並不知情。另萬嫌受指示負責監督並回報李嫌面交收取詐騙款項過程,每日可獲得3,000元報酬。法院判決認定李嫌及萬嫌與上開LINE詐騙集團成員,是具有共犯關係,依加重詐欺罪各判決有期徒刑10月。
清水警分局長蔡慶星表示,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顯示,「假投資」詐騙案數量,一直是詐騙案類中的第一名,因民眾對投資獲利一事躍躍欲試,容易踏入詐騙集團的陷阱,且通常投資人的投資款項都不小,累積的被害金額也相當可觀。
蔡慶星說,許多遭「假投資」詐騙的民眾,被假網站、假APP吸引投資,得到些許獲利後,就不斷投入大筆資金,有些人匯款到假冒公司戶的人頭帳戶,有些人則交給假冒理財專員的「取款車手」。待被多次刁難無法將獲利出金、網站或APP關閉、通訊被封鎖時,方發覺遭詐,詐騙集團也早已將贓款提領一空,被害民眾就其損失,亦無從追回。
蔡慶星呼籲民眾應循正當管道投資,諸如政府核准的證券公司,切勿相信網路來路不明的投資訊息。另一方面,年輕人上網應徵工作,應看清楚工作內容,尤其涉及幫忙領取金錢、財物、不明包裹等工作更要避免,以免遭詐欺集團利用變成洗錢或詐欺罪的共犯。建議民眾對網路訊息有疑問,可善加利用165防詐騙專線或110報案專線諮詢,避免被騙。
更多新聞推薦
● 2025探索北橫春季活動接續登場 大龍門X櫻花勇士自行車活動開放報名- 記者: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