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影響外企投資 中國推出穩外資行動方案

中國昨天公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推出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等20條具體措施。官員今天坦言,受到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已將新增投資分散到其他國家。

中國官方正加大穩外資的力度。中國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19日對外發布,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記者會,介紹相關方案。

根據國新辦官網,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在會中表示,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計在中國投資設立的企業超過123.9萬家,實際使用外資人民幣20.6兆元(下同,約新台幣92.7兆元)。在中國的外資企業貢獻了近7%的就業,1/7的稅收、約1/3的進出口、1/2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外商在中國投資已覆蓋了20個行業門類、115個行業大類。

「穩外資20條」包括: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試點;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中國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政策舉措;將更多外資項目納入重大外資項目和重點外資項目清單等。各項政策措施將於2025年底前落地見效。

中國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說,下一步各部門還會推出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穩外資政策「組合拳」。

今年1月份中國實際利用外資是975.9億元,年減13.4%,降幅比去年全年有所縮小,但依然呈下降的態勢。2024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8262.5億元,年減27.1%。

對此,凌激表示,原因有三:一是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當前全球的跨境投資(FDI)仍比較低迷。今年1月份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報告顯示,流入發展中國家的FDI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了下降。

二是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凌激表示,「這一情況對我們吸引外資產生的影響不可低估」。

三是受到中國國內相關產業發展變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一部分跨國公司主動調整投資布局,中國汽車製造業、機械製造業、服裝業等行業的引資規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今天的政策吹風會上,被問及外企轉移產業鏈的情況時,朱冰表示,確實有一部分跨國公司正在調整在中國的投資規模和業務,這裡面有中國成本上升因素,也有外企投資轉型升級。他坦言一些企業受到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開始將一些新增的投資分散到其他國家,但未提出相關具體的數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