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過敏!寶寶與寵物只能「二選一」?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當家中同時有寵物及嬰幼兒時,爸媽最煩惱的會是「過敏問題」!擔心貓、狗身上的毛髮,會成為孩子過敏的來源。其實寵物並不是最主要的過敏原,最常見的還是來自於環境因子,像是塵蟎、蟑螂、黴菌等,因此,維持家中環境的整潔,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過敏來源是寵物的唾液



寵物的皮和毛屑,經常被認為是導致過敏的主因,「這是一般人對於寵物過敏的誤解,但以醫學上來說,貓狗唾液中的蛋白質才是實際的過敏來源。」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蔡文心說明,動物會有舔毛髮來清潔身體的習慣,特別是貓,這些唾液沾染在寵物的毛身上,暴露於家中環境,就容易誘發孩子的過敏反應,而動物身上的毛愈多,也等於是增加動物唾液中的蛋白質濃度,進而對有過敏體質的孩子,造成更嚴重的過敏反應。



認識過敏反應



並非所有孩子碰到寵物都會產生過敏反應,蔡文心醫師指出,目前可以透過抽血來檢測孩子的過敏來源,但檢查時間建議是在孩子三歲之後。在還沒確認過敏原之前,爸媽們能簡單先從以下三個部位來觀察:



‧皮膚:當皮膚接觸到過敏原,會出現像是紅疹、蕁麻疹、抓癢等症狀,長時間接觸,可能會演變成慢性溼疹,有時,孩子會因無法忍耐而大力抓癢,恐會讓皮膚乾癢和脫皮情況更加嚴重。



‧眼睛:眼睛的過敏反應,包含紅腫、痛癢等,過於刺激也會以流眼淚來表現。由於有鼻淚管相通,眼睛與鼻子的過敏症狀,原因常常相似且會同時出現症狀。



‧呼吸道:鼻子和氣管皆屬於呼吸道部位。鼻子受到毛髮刺激,可能會出現像是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反應,而在氣管方面,則會出現咳嗽、喘等症狀,嚴重情況還可能氣管水腫,導致呼吸困難,不過這樣的情況較少見。



日常生活四要點



@內:「孩子與寵物不一定只能二選一,根據過敏的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多數人屬於輕、中度,只要維護好生活環境的整潔,寵物與孩子就能和平共處!」蔡文心醫師提供以下四點建議:



‧設立無寵物區:如家中正好有剛出生的寶寶,爸媽們可將臥室營造為「無寵物區」,讓寵物的毛髮、唾液不要進入這個區域,以降低可能存在的過敏原。



‧定期清潔寵物用品:舉凡寵物使用過的籠子、毯子、棉被等,都要定期清潔消毒,來減少寵物唾液的殘留。同時,這些用品應該要與人類的物品衣物分開清洗。



‧避免寵物與人類進行親密接觸:假如已知孩子為過敏體質,與寵物就不要有太過親密的接觸,像是親親、一起睡覺等,避免口沫接觸,以降低生病的機率。蔡文心醫師補充,「要規範小小孩與寵物的互動行為,的確較難做到,建議只要孩子的手、臉有碰觸到寵物的口水,一定要用清水清潔,生活範圍也要盡可能做出區隔。」



‧定期帶寵物做健康檢查:家中成員應定期帶寵物到合格的獸醫院,進行全身性的健康檢查,並確實施打疫苗,隨時留意是否有寄生蟲、皮膚等相關疾病,確保寵物的健康無虞。



※原文刊載於2025年2月號《媽媽寶寶》453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32498


【延伸閱讀】

你又哈啾哈啾了嗎? 教你「4方法」剷除過敏性鼻炎過敏原

感冒久不癒?當心是氣喘!醫:提醒患者進行過敏原檢測並對症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3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