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穩恐是腸道問題!營養師曝「4好菌食物」助製造快樂荷爾蒙

情緒不穩恐是腸道問題!營養師曝「4好菌食物」助製造快樂荷爾蒙
堅果有助於降低壓力荷爾蒙。(示意圖/達志)

[周刊王CTWANT] 若經常莫名焦慮、心情低落、容易發脾氣,可能不是單純的情緒問題,而是腸道健康失衡,影響了體內「快樂荷爾蒙」分泌。營養師薛曉晶解釋,若腸道菌群失衡,血清素的生成減少,可能會導致焦慮、情緒低落,並推薦4種幫助穩定情緒的「快樂食物」。

薛曉晶近日在粉專中表示,人有90%的血清素(快樂荷爾蒙)是在腸道合成的,當腸道菌群失衡,血清素分泌減少,就會影響情緒,讓人變得更焦慮、煩躁。

腸道不僅是消化食物的地方,還是體內最大的神經網絡之一,被稱為「第二大腦」。根據研究顯示,腸道內的微生物與大腦之間存在著雙向溝通機制,影響著人的情緒、焦慮程度與認知功能。如果腸道菌群失衡,血清素的生成減少,可能會導致焦慮、情緒低落、甚至憂鬱症的發生。

此外,薛曉晶指出腸道菌群還會影響壓力反應機制(HPA 軸),進一步影響身體的壓力荷爾蒙分泌。當腸道健康時,能夠幫助人們應對壓力,保持冷靜,因此,穩定腸道菌群,才能讓心情更穩定。

根據《Neuroscience Letters》2016年的研究中顯示,高纖維飲食能促進腸道中的短鏈脂肪酸(SCFA)生成,如丁酸(Butyrate),這些物質有助於減少神經發炎,提升記憶力與情緒穩定性;補充足夠的水溶性纖維,也是改善情緒的關鍵。

薛曉晶列出以下4種食物,又稱為「好菌食物」,讓腸道製造更多快樂荷爾蒙。

黑木耳

不僅富含膳食纖維,還有多醣體與抗氧化成分,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腸道功能,幫助身體製造血清素。根據《Clinical Therapeutics》在2015年的研究,腸道菌群能夠影響神經免疫系統,進一步影響情緒調節,而攝取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有助於穩定腸道環境,減少焦慮感。

優格

含大量益生菌,可以平衡腸道菌群,提高快樂荷爾蒙的分泌。根據《Biological Research for Nursing》在2020年的研究,補充益生菌可以促進血清素與GABA(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 的生成,有助於降低焦慮感與壓力荷爾蒙。此外,優格還能改善睡眠品質,讓情緒更穩定。

香蕉

富含色胺酸,這是製造血清素的前驅物,能夠幫助穩定情緒、減少焦慮感。同時,香蕉內含有天然的鎂,有助於放鬆肌肉與神經,讓身體感到更輕鬆。根據《HRB Open Research》在2023年的研究,富含色胺酸的飲食與情緒調控存在正向關聯,因此,吃香蕉有助於提升「快樂感」。

堅果

如腰果、核桃等,富含Omega-3脂肪酸,具抗發炎特性,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減少焦慮感,幫助情緒穩定。根據《Gut Microbes》在2024年的研究,長期攝取Omega-3可降低神經發炎,改善腦部功能,幫助大腦應對壓力,使情緒更加平穩。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