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小腸「惡性腹腔脂肪肉瘤」 34歲男切除2.5公斤病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名34歲男性因長期腹脹就醫,影像檢查驚見小腸內藏有大量脂肪瘤性息肉,合併多發性憩室及部分腸阻塞,經台北中山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吳德強進行罕見的腸道剖腹手術,成功切除總重達2.5公斤的病變組織。



罕見惡性腹腔脂肪肉瘤 手術切除2.5公斤病變組織



吳德強主任提到,手術中發現患者末端小腸嚴重糾結,腸腔內填滿脂肪樣腫瘤與軟便,並合併數十處大小不一的腸憩室。經歷3小時以上精細剝離與切除,成功清除總重達2.5公斤的病變組織。病理報告診斷為「多發性脂肪瘤性息肉性腫瘤合併多發性憩室與部分腸阻塞」,此類病變多數見於大腸,且腫瘤數量有限,但該患者病灶集中於小腸末端,腫瘤數量近百,極為罕見。



輕忽症狀未回診 恐造成「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



醫療團隊回溯病史發現,患者早於4年前的大腸鏡檢查中即發現類似脂肪瘤樣病變,但未依醫囑定期追蹤,導致腫瘤持續增生、逐漸堵塞腸道。台北中山醫院胃腸外科醫師劉孟綸指出,脂肪瘤性息肉雖屬良性腫瘤,生長緩慢且早期無症狀,但若未妥善追蹤,恐導致腸阻塞、出血、穿孔,甚至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



劉孟綸醫師指出,此案例具有三項罕見醫學特徵:



  • 病變位置異常:超過95%脂肪瘤性腫瘤發生於大腸,本案集中於小腸,極不尋常。

  • 病灶規模驚人:合併超過百顆腫瘤與多發性憩室,結構複雜,切除難度高。

  • 延誤警訊明確:凸顯患者對「良性腫瘤」的輕忽態度,延誤治療釀腸阻塞。


  • 腹脹、腹痛或排便習慣改變 應盡早就醫診治



    劉孟綸醫師提醒,若腸道檢查中曾發現脂肪瘤、息肉等病變,即使為良性也不可掉以輕心,應依醫囑定期追蹤。若出現腹脹、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情況,應儘早就醫。目前該名患者已恢復正常飲食與活動,後續將透過影像檢查持續監控腸道健康。


    【延伸閱讀】

    常見腹脹、打嗝、大腸憩室炎 是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30公分腫瘤藏肚! 「惡性脂肪肉瘤」負重難察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1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