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拜登癌轉移骨頭 攝護腺癌不只是「老人癌」!醫曝這一族群更得當心


82歲拜登癌轉移骨頭 攝護腺癌不只是「老人癌」!醫曝這一族群更得當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總統拜登今年1月才卸任,最新消息卻傳出證實罹患惡性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頭,引發關注。攝護腺癌在台灣,高居國人男性癌症的第三位,泌尿科醫師進一步提醒,攝護腺癌不只是「老人癌」,近來發現還有另一個族群也要特別注意,即有家族病史的民眾,若家人曾罹患攝護腺癌或乳癌,就有可能有基因作崇。


根據外電報導,82歲的拜登是在上週因為泌尿症狀就醫,5月9日檢查發現攝護腺結節,5月16日確診為惡性攝護腺癌,並已轉移至骨頭,病情為第四期。攝護腺癌一旦轉移至骨頭即無法根治,不過,透過抑制睪固酮等療法能延長壽命,存活5到10年以上並非罕見。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王弘仁表示,攝護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當中占第5位,且逐年增加,症狀跟良性的攝護腺肥大十分相似,因此,建議只要出現有排尿症狀,就該就醫檢查,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而各種症狀中,又以血尿最為危險。


攝護腺癌一旦落入第四期,5年存活期只剩一半!王弘仁強調,雖然攝護腺癌在國內仍以老年人為最大宗,且年紀越大越明顯,但醫界近來也發現有另一個族群也要格外注意,即有家族病史的民眾,因為容易導致遺傳性癌症的BRCA基因,不只乳癌,也與攝護腺癌有相關性,因此,只要家中有人有攝護腺癌或乳癌,就要特別留意。


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李秉叡指出,正因為遺傳已是攝護腺癌的已知風險因子之一,因此只要家族中有病史者,建議提早從45歲開始,每年都要進行PSA篩檢;一般男性則建議50歲開始每年要定期檢查。


王弘仁說,近年台灣人的健康意識抬頭,攝護腺癌已經發現較早,過往美國因為推動PSA篩檢,所以早期發現比率較高,國內相對晚期,發現時已第四期者約占3成,但如今隨著美國部分州慢慢沒有在做篩檢了,美國攝護腺癌的晚期發生率最近也提高。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真正「國民運動」是它! 逾5成7民眾最常「健走」


從凍10顆暴增凍20顆 女性凍卵「黃金時期」別晚過38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