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讚賴態度和緩 憂熟悉中國者減少

「賴清德520的談話較溫和、有彈性,若能落實相關主張,可以有助兩岸關係和緩!」學者劉復國21日於研討會指出,在變局中盼主權基金與後續關稅戰談判能更照顧中小企業,外交政策要更務實、彈性;但學者陳陸輝從民調上指出,我國對中國有交流經驗者大幅減少,對未來兩岸交流並不利。



多數仍盼維持現狀

政大選研中心主任陳陸輝於「賴總統執政週年的美中台關係評估與展望」座談會上表示,近來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認為中國政府對台政府的友善程度大約是7成,對人民的友善程度較高,但在反送中後就有上升趨勢。另外,兩岸交流上民眾扮演政策平衡者,政府交流太多就會認為要暫緩,反之亦然,近年來便有希望兩岸多交流的趨勢。



「沒有大陸交流經驗的民眾比例漸上升!」陳陸輝表示,如今已有81%,若觀察統獨趨勢,多數民眾還是希望維持現狀、獨立的比例在反送中時有提升到32%,但如今下降到26%,86%民眾反對一國兩制。他認為對大陸熟悉者減少,對兩岸關係是很重要的警訊。



演說內容釋出善意

陳陸輝也說,川普上台後,民眾對美國的不信任感增加,認為川普是向「錢」看,但還是認為中國不會打台灣,多數民眾也表示願意保衛台灣,可是又對國軍的信心不足;此外,民眾雖然贊成增加國防預算,但民眾反對砍教科文預算與加稅,不過加稅的贊成比例比砍預算高。



「若賴總統能落實就職周年演說的內容,對未來美中台關係感到樂觀!」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劉復國指出,雖然賴在演說中沒提到中國,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有指出,願意在對等、尊嚴的環境下與中國交流,包括設立早就討論已久的主權基金、對在野黨進行國安簡報也是其他民主國家常態。



外交要更務實彈性

劉復國也說,未來美中台關係還是要看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何時會談,在貿易戰、科技戰與關稅戰的談判進度;不過在美國、澳洲、菲律賓與日本進行的海巡聯合軍演上,台灣也有部分參加(雖非實兵操演),因此在對日關係上也有不錯進展。



不過他也提醒賴總統說,俄烏戰爭結果與美國政策等地緣政治發酵因素,也將影響未來國際局勢發展,相關談判也會影響亞太安全風向,賴總統在成立主權基金與關稅戰談判上,仍要關心中小企業的發展;外交戰略上也要隨著大環境調整,不要過度強調自由民主價值。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