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試所昆蟲養殖論壇 探討傳統動物蛋白不足對策

蟲蟲究竟能不能當成食物,引發討論。農業部農業試驗所今天舉辦「2024年植物基質昆蟲養殖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探討昆蟲養殖產業發展,作為未來傳統動物蛋白不足的對策。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曾舉辦「呷蟲王者」荔枝椿象創意食譜的活動,因為民眾陳情及衛生人員關切,改為示範油炸未做食用,國內昆蟲的食安規範引發討論。

農試所今天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中央研究院和台灣昆蟲學會舉辦「2024年植物基質昆蟲養殖國際論壇」。

農試所發布新聞稿表示,主辦單位邀請來自韓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德國等多名國外專家,共同探討昆蟲養殖的多元應用與最新發展,同時吸引近百名國內跨領域專家學者參與,期盼藉由推動昆蟲養殖產業,提出因應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策略建議。

農試所長林學詩說,農業用地有限、海洋資源匱乏及氣候變遷等因素使然,未來傳統禽畜動物蛋白質供應量將逐年不足,開發替代傳統蛋白質來源已成為全球重要的目標之一。

林學詩並說,養殖昆蟲已被視為提供人類及動物穩定替代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且深具潛力,因為所需土地、用水及能源,都比飼養禽畜動物少,且昆蟲生長速度及繁殖力強。

林學詩進一步說,昆蟲同時具備將農業剩餘資源轉化為高營養價值的能力,發展飼料昆蟲還可兼顧發展循環農業來應對氣候變遷的作用,符合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發展目標。

農試所補充,自2019年開始評估發展昆蟲替代蛋白質的可行性,2020年籌組替代蛋白質有關養殖動物飼料應用的跨領域研究團隊,這次國際論壇提供學術界、產業界及政策制定者交流,期望透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產業應用前景,提出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策略,促進昆蟲養殖產業的發展。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