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男大生高功能自閉症 荒野治療迎新生

18歲東東(化名)今年進入美國知名大學,被確診高功能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他,曾讓他爸爸牽腸掛肚,怕孩子夜裡想不開,連續數月睡房門口,幸好赴美透過「荒野治療」迎新生。

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甄瑞興今天分享東東的故事,「腦子有太多想法,感覺快要爆炸」,大聲哭喊、用力敲打著自己頭部,這是2、3年前的東東,他在進入國高中後才出現異狀,開始不願上學,出現攻擊行為,甚至開始抽煙、喝酒,甚至是自傷、輕生念頭。

東東在台灣接受過心理諮商,但狀況仍未獲改善,父母無意間得知「荒野治療」,在跨國教育顧問的轉介下,將兒子送至美國接受治療,在完成荒野治療課程後,東東回到治療住宿型學校,持續接受每週心理諮商,學習情緒控制工具,改善良好,順利申請到美國大學。

甄瑞興說,科學證據顯示,這群神經多樣性孩子需要高強度刺激,才能「重新開機」,扭轉自傷、輕生念頭。荒野治療就是極限挑戰,沒有家長陪同的孩子們,沒有手機,背上裝有糧食的背包和便桶,由2名諮商師帶著5名孩子爬山、溯溪,喝山上的水、晚上睡在野外。

甄瑞興表示,神經多樣性孩子長達5天活在自然環境,回歸原始生活,為讓他們發現原來生存需要「努力」,叛逆、有輕生念頭的孩子幾乎像是重獲新生,開始認真生活。反觀台灣的神經多樣性孩子唯一的選項只有藥物治療,希望荒野治療引進台灣,以資源、文化修改成「台灣模式」。

台灣每年約14萬名新生兒,以較嚴格標準估計「神經多樣性」盛行率2.5%,甄瑞興說,每年約有3500名寶寶有特殊教育需求,近年政府積極推展早療,估計約有1500人接受早療協助,其餘2000人則被漏接,主因是約3分之2家長沒有病識感,「發生憾事後就來不及」。

神經多樣性一詞於1998年由澳洲學者提出,是指人腦和認知的多樣性,如社交、學習、注意力、情緒與心理功能等,進一步將神經多樣性概念擴及多種與神經發展相關的族群,包含過動症、自閉症、妥瑞氏症、亞斯伯格症候群、發展性障礙、注意力不足等。

亞東醫院將於10月舉辦「2024年台灣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甄瑞興說,他將引進「神經多樣性」概念,消弭疾病負面標籤,讓家長更願意正視孩子的需求,會中有有多名美國專家分享荒野治療及住宿型治療中心的執行經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