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腸癌篩檢擴大至45歲 降低35%死亡率

公費大腸癌篩檢今年起擴大對象,45至74歲民眾與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國健署表示,大腸癌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提高存活率,降低35%死亡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民國111年10大癌症大腸癌發生排名第2,發生人數共1萬7643人,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1.1人,也就是每29分47秒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而112年10大癌症死亡大腸癌排第3,當年有6791人因此失去生命,台灣每77分24秒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今年1月1日起擴大腸癌篩檢服務對象,由原50至74歲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擴大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者,如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署長吳昭軍呼籲,符合篩檢資格民眾2年內未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儘早接受篩檢。

「大腸癌篩檢可以拯救你的生命,是比買保險更重要的事情」,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今天在記者會表示,根據台灣研究顯示,大腸癌篩檢可以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與減少29%二期以上大腸癌發生率。

過去大腸癌曾蟬聯數年台灣10大癌症榜首,如今已連續2年退居第2,邱瀚模認為,大腸癌篩檢已經成功改變了台灣大腸癌的樣態,尤其在50至69歲群族,不論是發生率、致死率、死亡率通通都下降,但台灣應該更努力提升篩檢率,主因是台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在全球名列前茅。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巨成也有同樣的觀察,從101年至111年期間,50歲以下大腸癌個案逐年增加,公費大腸癌篩檢適用年齡下修,呼籲45歲以上民眾多利用,現在治療技術發達,腹腔鏡等微創手術有助患者快速回復正常生活,唯有早期發現治療,才有更高存活率。

另外,國健署也提醒民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回診進一步確診的重要性,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據統計,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若大腸癌篩檢陽性未及時接受大腸鏡確診,死亡風險增加6成以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