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222營養師節 花蓮慈院教正確飲食觀念
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慶祝222營養師節,21日上午在門診大廳舉辦「222營養師×健康FUN肆玩」活動,帶領民眾「自我檢測營養與肌力」狀況,原來從手部虎口和小腿圍,就可以觀察是否有肌肉流失或營養不良的的風險。另外,營養師也分享癌症病患如何在生活中調整飲食,更精準的補充營養。
2月22日是營養師節。有感於一般人對於營養師的專業不是很熟悉,營養科團隊提前在21日透過慶祝活動,希望讓更多人認識營養師,也從衛教活動中汲取正確的營養知識。營養師楊靜指出,常有民眾詢問該怎麼吃才能避免疾病找上門,其實只要均衡飲食、足夠的熱量、充足蛋白質,就能避免營養不良與維持健康。
楊靜說,依據國健署「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份量建議是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只要吃得健康就能吃出免疫力。其中,蛋白質食物的攝取,豆類排名第一暗藏玄機,豆類包含黃豆、毛豆、黑豆等,完整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且主要組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營養足不足夠,該怎麼看?」營養師李安旂分享簡單的自我評估方法,如手比OK,觀察虎口肌肉是鼓起、平坦,還是凹陷,若是凹陷代表肌肉流失有營養不良的風險;也可察看太陽穴,若是太陽穴凹陷,顯示營養不足。
營養師團隊也邀請民眾一起測量小腿圍。李安旂提醒,50歲以上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2公分就有營養不良、肌少症的風險。不少人表示這是第一次學習到這樣的檢測方式,只要量小腿圍就可以了解肌力與營養狀況。
70歲的林小姐說,她已吃素35年,這次學到如何透過簡單的肌力檢測評估自己的營養狀況,並表示她平常也透過固定運動來維持健康,「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健康長壽,不給家人增加負擔。」
另一位,罹患乳癌前來醫院治療的蕭小姐則表示,透過營養師的講解,了解到豆類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之外,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營養師的專業顯得更加重要,透過正確的營養攝取,能夠減少藥物依賴,維持健康的身體。
李安旂也分享「精準營養」的概念。她指出,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營養不再是傳統的「大鍋炒」模式,而是講求個人化與精準化,根據每個人的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慣,量身打造營養計畫,特別是正在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可能因副作用影響食慾與營養吸收,可諮詢營養師選擇適合的營養補充品,幫助他們維持體重與肌肉量,進而提高治療成效。
營養科團隊除了在醫院內,負責住院病人的餐食、為病人提供營養評估與開設營養諮詢門診之外,在社區居家訪視、鄉鎮巡迴門診,也都能見到營養師的身影,為民眾提供專業的營養建議,陪伴民眾走向更健康的生活。
此外,花蓮慈濟醫院在去年10月成立「花現蔬福社團」,由營養科團隊分享蔬食營養訊息及料理,預計在下一個月推出主題活動,傳遞正確的蔬食觀念,邀請民眾以無壓力的方式培養蔬食習慣,一起發現蔬食帶來的健康幸福。
2月22日是營養師節。有感於一般人對於營養師的專業不是很熟悉,營養科團隊提前在21日透過慶祝活動,希望讓更多人認識營養師,也從衛教活動中汲取正確的營養知識。營養師楊靜指出,常有民眾詢問該怎麼吃才能避免疾病找上門,其實只要均衡飲食、足夠的熱量、充足蛋白質,就能避免營養不良與維持健康。
楊靜說,依據國健署「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份量建議是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只要吃得健康就能吃出免疫力。其中,蛋白質食物的攝取,豆類排名第一暗藏玄機,豆類包含黃豆、毛豆、黑豆等,完整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且主要組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營養足不足夠,該怎麼看?」營養師李安旂分享簡單的自我評估方法,如手比OK,觀察虎口肌肉是鼓起、平坦,還是凹陷,若是凹陷代表肌肉流失有營養不良的風險;也可察看太陽穴,若是太陽穴凹陷,顯示營養不足。
營養師團隊也邀請民眾一起測量小腿圍。李安旂提醒,50歲以上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2公分就有營養不良、肌少症的風險。不少人表示這是第一次學習到這樣的檢測方式,只要量小腿圍就可以了解肌力與營養狀況。
70歲的林小姐說,她已吃素35年,這次學到如何透過簡單的肌力檢測評估自己的營養狀況,並表示她平常也透過固定運動來維持健康,「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健康長壽,不給家人增加負擔。」
另一位,罹患乳癌前來醫院治療的蕭小姐則表示,透過營養師的講解,了解到豆類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之外,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營養師的專業顯得更加重要,透過正確的營養攝取,能夠減少藥物依賴,維持健康的身體。
李安旂也分享「精準營養」的概念。她指出,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營養不再是傳統的「大鍋炒」模式,而是講求個人化與精準化,根據每個人的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慣,量身打造營養計畫,特別是正在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可能因副作用影響食慾與營養吸收,可諮詢營養師選擇適合的營養補充品,幫助他們維持體重與肌肉量,進而提高治療成效。
營養科團隊除了在醫院內,負責住院病人的餐食、為病人提供營養評估與開設營養諮詢門診之外,在社區居家訪視、鄉鎮巡迴門診,也都能見到營養師的身影,為民眾提供專業的營養建議,陪伴民眾走向更健康的生活。
此外,花蓮慈濟醫院在去年10月成立「花現蔬福社團」,由營養科團隊分享蔬食營養訊息及料理,預計在下一個月推出主題活動,傳遞正確的蔬食觀念,邀請民眾以無壓力的方式培養蔬食習慣,一起發現蔬食帶來的健康幸福。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1 16:25:41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