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門聲中綻放慈悲 靈鷲山法師出席教宗方濟各追思禮儀

4月25日的微雨輕灑台北市民生西路的教堂尖頂,在台北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內,隨著哈利路亞的聖樂,一場莊嚴而感人的追思禮儀悄然展開。這不僅是天主教徒對教宗方濟各的告別儀式,也聚集了靈鷲山佛教教團、天帝教、一貫道等不同宗教代表,共同見證這場愛與慈悲的交會。
雨中送別宗教間的理解與共鳴
慈悲無分宗教,大愛無有疆界。靈鷲山顯月法師代表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帶領僧眾及居士出席「復活節八日慶期暨方濟各教宗追思禮儀」,齊唱聖歌,同呼阿門,與天主教教友互祝平安,展現跨宗教的友誼與宗教無別的慈悲大愛。
教廷駐華大使館代辦馬德範蒙席在致詞中,特別感謝各宗教代表出席教宗方濟各的追思彌撒,並強調在互相尊敬的對話中,得以相互理解,這正是宗教和平的力量。
致力地球永續靈性生態的共振
教宗方濟各生前多次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最邊緣的族群,為癌症兒童祈福、親吻麻瘋病人額頭、走入貧民區,也在全球氣候高峰會上為地球發聲。他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呼籲環保與生態保護,留下的是行動的典範,而非僅是教義的文字。
這份對自然與人類未來的責任與關愛,與靈鷲山心道法師推動的「靈性生態」理念不謀而合。兩人曾在梵蒂岡見過面,有共同守護生態的心願。心道法師於4月21日透過臉書表達對教宗的深切懷念,他感佩教宗對地球生態的遠見,對全球災難的關心,對貧窮弱勢的憐憫,一生對世人的慈悲大愛,是慈悲圓滿的,也建立後人學習的典範。非常不捨教宗的離去,接下來,就是我們來繼承這一份愛心,福祉世人。
緬懷教宗將神聖的基因代代傳承
儀式結束後,顯月法師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靈鷲山與世界宗教博物館長年致力於跨宗教交流與合作,心道法師與很多神父、修女都是好朋友,當獲悉教宗生病住院,第一時間點燈祈福,4月22日地球日舉辦宗教祈福時,也特地邀請各宗教代表為教宗默禱。不分宗教,不拘形式,都要將這份善行與神聖基因傳承下去。
這場追思禮儀,不僅是對一位偉大靈性領袖的道別,更是宗教在當代社會中角色的提醒,世界需要更多溫柔的力量,宗教存在的價值,是為了療癒與連結,而非隔閡與分裂。天主的愛,與佛陀的悲心,最終都指向那份最純粹的人性光芒。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25 16:24:35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