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死24傷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偵結!負責人、廚師等5人依過失致死罪起訴

6死24傷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偵結!負責人、廚師等5人依過失致死罪起訴

整理=編輯部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寶林茶室於2024年3月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6人死亡、24人受傷,引發社會重大關注。2025年1月21日台北地檢署(簡稱北檢)偵查終結,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刑法》過失致死和過失傷害等罪,對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主廚周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及阮姓實習生等5人提出起訴。其中具體對黎仿軒求處4年以上徒刑、胡姓代班廚師求處4年2月徒刑。

該案涉及的毒素為罕見的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原譯「米酵菌酸」),最終導致6名消費者死於多重器官衰竭。經過10個月的偵查,檢方指出,黎仿軒作為寶林公司負責人,未能有效建立食材管理制度,忽視食品衛生與員工訓練,對消費者安全負有重大過失。檢方要求對黎仿軒等人依法嚴懲,並請求法院從重量刑。

北檢發現3大疏失釀食物中毒悲劇

1、食材保存不當:2024年3月期間,寶林茶室未對開封後的食材進行冷藏保存,將未煮完的粿條隨意放置於桌面下方層架,緊貼地面及水溝。

2、食材處理與清潔:店內廚師及實習生未落實食材的基本管理原則,由於店租3月31日到期,便將沒煮完的粿條多次混裝到新開封的粿條,使食材交叉汙染,且使用一斤塑膠袋當作手套抓取粿條、廚房清潔後水柱沖洗排放於水溝中,造成衛生風險。

3、忽視食品安全與員工教育訓練:負責人黎仿軒未對員工進行必要的食品衛生與安全教育,導致食品管理缺乏制度與監控,對顧客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北檢指出,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株生長並產生邦克列酸毒素,必須是「悶熱潮濕,且溫度升溫後降溫」,比對北市信義區2024年3月14日3月17日氣溫漸升(平均氣溫從17.7度至21.4 度 ),3月18日降溫(平均氣溫16.8 度3月19日15.3度 C), A13營業後關閉空調,周、阮、胡等人下班前水柱沖洗廚房地面,汙水由置物籃側的水溝排放,達到符合邦克列酸生長環境;3月19日至24日間,販售餐點「馳名炒粿條」、「寶林滑蛋河」使用粿條均受邦克列酸毒素汙染。

負責人犯後推諉卸責 北檢具體求處4年以上有期徒刑

北檢指出,寶林實際負責人黎仿軒過失情節及犯罪所生危害均屬重大,甚且犯後推諉卸責,未見悔意,態度不佳,具體求處 4年以上有期徒刑。胡清富身為廚師,卻未注意食材保存方式,未落實防止交叉汙染、食材先進先出等重要食安基本原則,過失情節重大,又其供述避重就輕、隨提示證據資料而更異供述,態度不佳,具體求處 4年2月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北檢表示,店長王順德雖未完全落實食材管理,但其態度較為認罪,建議從輕處刑;廚師周日豪未處理食材交接,態度不誠實,建議從重量刑;實習生阮姓則因未能落實冷藏及交接食材,雖態度較好,建議量處適當刑罰。

消基會已提起團訟求償2.9億元 食藥署將邦克列酸列入常規稽查

此案件也引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並促使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起團體訴訟、求償共計2億9千萬餘元。由此事件後,食藥署也將邦克列酸列為常規稽查項目。

邦克列酸無色無味、致命性高 掌握5原則保障食安

食藥署並說明了邦克列酸的特性,包含其無色無味,因此難以察覺而導致誤食,且耐熱性佳,不會因為烹煮或洗滌而被破壞,甚至致命性高,僅需要微量的1~1.5毫克便能致命。

如果誤食邦克列酸則有1~10小時的潛伏期,主要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全身無力等症狀。更嚴重則可能出現排尿量減少、意識不清、抽搐、休克甚至死亡。若有出現上述症狀,因將檢體保留並盡速就醫治療。

以下5種方法能預防邦克列酸等食安問題:

1、處理食材前應澈底洗淨雙手、保持手部清潔。

2、不食用變質、腐敗、逾期的食材。

3、若是長時間浸泡的食材應置於冰箱中保存。

4、料理時應澈底加熱、盡早食用完畢。

5、若未即時食用完畢,需盡速放至冰箱保存。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寶林茶室」中毒案釀6死24傷!消基會正式提出團體訴訟並對業者求償2.9億元
寶林食安事件致命的「邦克列酸」產生原因為何?中毒症狀有哪些、有哪3種方法可預防?
從蘇丹紅到米酵菌酸事件 你因此不吃辣也不吃粿條了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