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從今夜白/周桂芳

露從今夜白/周桂芳

周桂芳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讀《詩經》的《蒹葭》,讀來真的是美。白露為霜的美,蘆葦蔥郁的美,大自然的美,思念的美,愛情的美,追求的美,所有的美就像白露為霜一樣凝結成了生活的美學。

詩裏描寫的是早晨的蘆葦叢上,飛了一層白霜。詩人望著隨風搖曳的蘆葦,想起自朝思暮想的美麗姑娘,不知是眼睛看花了,還是自己實在是太想念了,怎麼忽然就感覺到伊人就宛如站在水中央,正對著他嫣然一笑呢。忽而,怎麼又好像伊人竟遠在對岸的那一方,可望而不可及,若隱若現,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近,那一刻,真想能生對翅膀,馬上飛到對岸去。

讀《詩經》,原來白露在先秦人眼裏這麼美,這麼浪漫。為了見一個自己心儀的姑娘,翻山越嶺也不覺得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為了見日思夜想的姑娘,爬山涉水都不怕。這是一首浪漫的愛情詩,也是一種生活真實生動的美學。美好的事物總讓人嚮往,如這早晨的蘆葦,這白露為霜,這在水一方的伊人,都是我們生活中心之所嚮往的,也是自己心心念念追求的。最浪漫的事,最美好的事,是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是這種想念而不可得的美好。這白露為霜、這純美浪漫的愛情等生動的美好,永遠宛在歲月的水中央,讓人們用心真誠的去探尋,這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白露,是秋天的精靈,輕易看不到。白露,她是夜半來,天明去。夜深了,氣溫慢慢降下來,暑熱一點點消散,她才慢慢的在蔥郁的植物上靜靜地凝結成珠,晶瑩剔透。太陽一出來,氣溫一升起來,她就悄悄地消失了,無影無蹤。

白露,是秋天的信使。秋天來了,秋老虎還在苟延殘喘,發著餘威,但是再威也威不過晚上,敵不過大自然千千萬萬的花草樹木蔥郁有靈。夜深了,秋老虎就全偃旗息鼓,敗下陣了。白露姑娘,是悄無聲息,是嫻淑雅靜的,是不動干戈的,是無為而為的。她,靜靜的,溫柔的,深情的撫摸著這些大自然可愛的花草樹木。此時,無聲勝用聲,不經意間,把一顆顆玲瓏剔透的珍珠戴在了樹木的脖頸間,鑲嵌在了花草的頭頂上。

白露,是秋天的白月光。白露是秋天晚上跌碎一地的白月光,是遺落在草木叢間的白月光。秋高氣爽,如想去尋找秋天的風雅和韻致,要趁早,清晨天濛濛亮,白霧茫茫中,去看水邊的蘆葦,看茂盛的蘆葦在晨風中隨風搖曳,有晶瑩的白露在蘆葦間若隱若現,自由跳躍滾落,真的是一件風雅的事情。湖邊或河邊,茂盛的蘆葦自由自在的恣意生長。秋天來了,蘆葦最先感知到了,因為有白露來早早報信了呀,因為有晚上跌碎蘆葦叢間的一地白月光啊。秋來了,白露為霜。蘆葦慢慢地枯黃,與天邊的朝霞靜靜妣美,與天青色的水面心心相映。蘆葦臨水照影,身姿纖瘦修長,柔韌飄逸,倩影婀娜多姿,潔白的蘆花輕柔美麗,映進了秋水的波心中。

白露為霜,霜是時光的沉澱物。白露為霜,是大自然美好的結晶。白霜像大地爺爺的白鬍子,那是歲月與自然凝結的美好;白露為霜,像月光流到塵埃裏開出了花。

李白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詩仙用浪漫誇張的手法,寫自己在鏡子裏看到滿頭白髮,就好像秋霜一樣,內心震盪哀痛,質問歲月太匆匆,生命太匆匆,心未老,鬢先衰。不知不覺中,歲月忽已晚。

當絲絲清涼的秋風輕輕的拂過原野,吹過飄蕩的蘆葦,白露披著一身詩意悄然而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古人智慧,以四時與五行相配,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日開始,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空氣中的水氣在夜晚常在花草樹木上凝結成白色露珠。機靈敏銳的鳥兒馬上就嗅到了,就感知到了,各種鳥兒也開始做過冬準備。《禮記·月令》言:“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白露為霜,鳥雀有靈。據說白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白露來了,鴻雁自北方飛向南方,燕子自南方飛回北方以避寒冬。鴻雁在白露由北方南來,而燕子則開始南飛,乃是陰陽之氣互相交換。大自然藏有大道,無不呈現出陰陽互換的大道來。

清晨時分,早起圍著尹家湖晨跑,不經意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些許露珠。原來秋天真的來了,悄無聲息的來了。草木有靈,秋天來了,草木先知;秋天來了,蘆葦先知;秋天來了,白露先知。

念起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亮有靈,秋天來了,月亮先知。秋天的月亮格外的明亮,格外的皎潔。抬頭望月,仿佛是母親慈祥眼睛的光輝,正深情地凝望著自己遠在千裏的孩子們。抬頭望月,低頭思鄉。不知不覺就會想念故鄉,想念母親。

白露為霜,夜涼如水。母親正一個人孤獨地站在農村小院子裏抬頭望月,門前的桂花樹快開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