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街走巷(外一篇)/俞竹筠

穿街走巷(外一篇)/俞竹筠

俞竹筠

遊子回鄉,躑躅於古街深巷,尋尋覓覓探幽情,鄉愁慕然湧心上。透眼那熟悉的青磚黛瓦馬頭牆、沿著凸凹不平的條板石,踽踽獨行又思量。遙想當年,童年走過的足痕在哪兒?記憶中的遺跡在何方?

據我所知,明清古揚州,以護城河為界。東起躍進橋、解放橋,西至二道河;南自渡江橋,北到北城河,面積約5.09平方公里。

可城內500多條古街深巷,按《揚州市地名文化遺產目錄》所述,星如棋布,密如蛛網。街接巷,巷連巷,巷通巷。

特別是文化歷史街區東關街、東圈門、仁豐裏一帶,街巷互通。猶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東西南北方,難以分清爽。那古典優雅的建築群,可是濃縮揚州風俗民情和人文歷史的精髓呀!

其中,有些小巷的名字,頗有來歷;有些令人好奇;有的尚未去過。如今,穿街走巷探幽情,也算了卻平生願望。

(一)十八家(縣學街西段北側),元軍屠城,明初重建時,這裏只有18戶人家。

(二)紫氣東來巷(現稱通運南街),源於1928年閻錫山的典獄長徐計華在此建房時,取老子過函穀關“紫氣東來”的典故,而得名。

(三)螺絲結頂巷(東接崇德西巷,北至羊肉巷),民間雲:【揚州十日】,清軍屠死百姓無數,壘屍及頂,狀如螺絲殼。

(四)巴總門、羅總門、馬總門、卞總門、石總門、楊總門、方總門、蔡總門等等,這些巷子裏,居住的以姓氏命名的,大多是鹽商巨賈大戶人家。如:安徽漁梁人巴源綬、巴慰祖的住宅。《江蘇名街》介紹,巴氏是徽州望族,人丁興旺,占了整整一條巷子。巷內還有小巷,故曰“巴總門”。其他總門,亦以姓氏命名。還有以城門附近命名的“街”,如南門街、北門街、西門街、大東門街、小東門街、天寧門街、便益門街、廣儲門街、通泗街、缺口街等等。

(五)盧刮刮巷(南接灣子街、北與玉井相交、直通仁壽裏),據《揚州街巷實錄》載,過去巷口,有家蘆姓燒餅店,清晨著爐子,用扇子不住地煽火。去東嶽廟燒香的人,急等買燒餅吃,人越等越多。蘆老闆怕誤生意,叫夥計使命煽火。這樣,刮來刮去,這條名不經傳的巷道,人們稱之“盧刮刮巷”。

(六)老虎山(史可法路東西兩側,漕河與邗溝之間),當初,開挖古運河時,人們將泥土堆積而成。土丘從東往西,形似一條臥龍。開始,稱之“臥龍山”。它與鳳凰橋相鄰,“龍鳳呈祥”乃風水寶地。明末,有人在這裏打柴,看到一只野生老虎,於是,改叫“老虎山”。又傳,軍閥徐寶山(徐老虎)看中這塊吉祥之地,強行駐軍,改“臥龍山”為“老虎山”。

(七)鵝頸巷(灣子街北頭出口處),巷尾彎曲似鵝頸項,故名。

(八)糙米巷(東接仁豐里,西至火巷),原名曹李巷。隋代曹憲、唐代李善居此選文育儒而得名。後來,以訛錯訛,稱之“糙米巷”。

(九)青蓮巷(南接蘇唱街,北至犁頭街),清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揚州知府伊秉綬遵母所願,在寓所遍植青蓮,以示為官清廉正直。後人念茲在茲,故此巷名“青蓮巷”。

(十)羊肉巷(東接螺絲結頂,西接皮市街),從前,不少回族人聚居於此,開設羊肉店,故名。

(十一)彌陀巷(東靠史可法路,西通天寧門街,南到彩衣街,北鄰史公祠),巷內有“揚州八怪”之一羅聘故居。

(十二)香瓜巷(南接轎房巷,西接徐凝門,東至康山北街),舊時,賣香瓜的攤販聚此。

(十三)觀風巷(東靠大東門,西近皇宮),那是初戀情人S的家,我不知來去多少趟(見《留下那段情》)。

(十四)方圈門(運司衙門西,瓊花觀南),這裏有汪氏小苑、江澤民故居,還有二哥黃勝白、二嫂楊竸安住過的地方(見《“黃氏三傑”故鄉行)。

(十五)毓賢街(東通翠園橋,西靠汶河路),有清代三朝元老、六省疆臣阮元家廟、幼幼小學,還是我上省揚州中學必經之道。

此外,僅一人通行的益人巷、相讓巷,因巷道狹窄,電動車與輪椅都難通過,不再前往。

至於聞名遐邇的禦道天寧街、田貴妃故居田家巷、出三魁的三元巷、明初大將軍常遇春住過的常府街等等,拙筆曾載國內外報刊,無須贅述。

悠悠晃晃,不知不覺回到家。

◆鉤沉“六尺巷”
有關【六尺巷】的故事,以及那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傳說紛紜。有說清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修家書所吟;有說鄭板橋、曾國蕃、紀曉嵐所寫。更有人從故紙堆裏搜索筆記,雲:“李蘭玉者,故明宛平縣令李錦龔之子也。家居與鄰人爭牆基,致書於父,父遣詩一首,示之曰‘千裏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今元殿上高離草,原輩風流詩味長。’”李父之詩,前兩句,似乎先於張英等人,真假難分。

度娘搜索一下,六尺巷位於安徽桐城內。建於康熙年間,全長100米,由鵝卵石鋪設而成。據傳,姓吳的建房,鄰居張家因宅基地糾紛,雙方互不相讓,欲打官司。張家何許人也?當朝大學士張英家,張家人以為官官相護,打起官司必贏無疑。於是,便派管家赴京求助。誰知,張英修家書一封,交管家帶回。主人拆開一看,上面寫了一首七言絕句:《千裏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當即,心知肚明,便主動向後讓地三尺。吳家人見狀,又聽說張英寫的詩。慚愧之餘,亦主動後移三尺,成為“六尺巷”。

如今,“六尺巷”不但是桐城地標,還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7年,被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後語:上世紀六十年代,妻家草房翻瓦房,向老鄰居金家借山牆,圖不占地方。金家兒子一句話不說,慨然應諾。但砌廚房時,為了區區巴掌大塊地方,與另外一家李姓,鬧得不可開交。動工時,李家大兒子,寸土不讓,麻線裏麻線外,量了又量,只差打架。妻與他爭論,我用“六尺巷”的故事勸架,又解釋那七言絕句的含義。可李只讀過初中就參軍,哪里聽得懂?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唉,算了,算了,我要妻子相讓。李家翻房,妻想以牙還牙。我又以【六尺巷】故事,教育她。妻聽我的話,一聲不吭。

俗說:“鄰居好,賽親寶。”與人處事,讓一步,海闊山高。“六尺巷”的故事,體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人為善,其樂無窮!

結果呢?李家大兒子60歲沒有到,一天養老金未拿到,就嗚呼哀哉了。其女高不成低不就,失業在家。而我家與金家人丁興旺,子女出國留學,福壽俱佳。有天買菜,妻碰見李家人,並未幸災樂禍,而是安慰她。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