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春困/付令

付令
春天,萬物復蘇、草長鶯飛,本該是活力四射、希望滿滿的季節,但對我而言,卻總被一只名叫“春困”的怪獸攪擾。清晨,當第一縷陽光試圖喚醒我時,我卻像是被夢境的強力膠水粘住,眼皮重得仿佛能掛住兩個鉛球,只想和被子再來個“早安吻”,享受那份甜蜜的纏綿。
到了辦公室,面對電腦螢幕上的待辦事項,我的思緒卻像春日裏被風吹散的柳絮,飄得四零八落。雖然避免了頭與寫字桌的“親密接觸”,但困意卻成了我的“辦公室問候語”。下班回家的路上,身體仿佛被春天的溫柔給“催眠”了,連平日裏最愛的美食誘惑都提不起我的興趣,只想直接“飛”進家門,一頭栽進沙發,享受那份慵懶與舒適。但一想起還有博士論文沒完成,就壓力山大,而後,轉念一想,人生苦短,何必與春困怪獸拉鋸不休呢?
我開始反思,這春困怪獸,是否是大自然派來考驗我耐心的呢?隨著氣溫回暖,我的血管就像被春天的陽光解凍的小溪,血液都跑去給皮膚送溫暖了,大腦則成了那個被遺忘的“角落”,困意自然就找上門來了。再加上春季日照變長,褪黑素產量減少,晚上就像個“夜貓子”,白天自然就變成了“熊貓眼”。而那些冬日裏養成的“冬眠”習慣,更是提供了“豪華大禮包”,讓它在我體內安營紮寨,逍遙自在。
然而,我可不想一直做春困的“俘虜”。於是,我開始了一場“反春困大作戰”。首先,我成了“規律作息”的忠實粉絲,設定了“早睡早起”的小目標,讓身體逐漸適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法則。晚上,我遠離了咖啡因和酒精的“誘惑陷阱”,還給自己設立了“電子設備宵禁”,讓臥室變成了一個“無藍光淨土”。睡前,我會進行冥想或深呼吸,讓心靈在寧靜中找到了它的“避風港”,仿佛在與春困先生進行一場無聲的較量。
在飲食方面,我也搖身一變,成了“健康飲食”的宣導者。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成了我的“能量小分隊”,精瘦的肉類、色彩斑斕的蔬果,它們不僅為我提供了滿滿的活力,還讓我的味蕾享受了一場“春日盛宴”。當然,我也不會忘記保持水分充足,偶爾,我還會來杯清新的薄荷茶或檸檬水,它們就像是我的“提神小精靈”,讓我瞬間精神煥發,進行一場“味覺上的反擊”。
春日裏,我成了大自然的“忠實粉絲”,散步、慢跑,這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不僅讓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還讓我的心情像春日般明媚。每次運動後,雖然會有些疲憊,但那是一種“累並快樂著”的感覺,它讓我晚上能夠更深入地擁抱夢鄉,與春困徹底說“拜拜”。
春困,不過是我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在這個春天,我與春困來了一場“幽默的較量”,最終以最佳狀態,迎接了每一個充滿可能的明天。看來,春困也不過是個“紙老虎”,只要我們勇敢面對,就能輕鬆戰勝它!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