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開發微型藻製機器人 可治療腸道發炎



美國科學家開發微型藻製機器人 可治療腸道發炎


全世界有七百萬人患有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disease, IBD),而且過去20年來人數有增無減,目前市面上的藥物儘管能控制症狀,但也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現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人員,開發一種包在液體藥丸的微型機器人,不需用藥就能治療腸道發炎疾病。


編譯/Elisa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數據顯示,全世界有七百萬人患有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disease, IBD),而且過去20年來人數有增無減,目前市面上的藥物儘管能控制症狀,但也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現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人員,開發一種包在液體藥丸的微型機器人,不需用藥就能治療腸道發炎疾病。





美國科學家開發微型藻製機器人 可治療腸道發炎
美國科學家開發微型藻製機器人,有望治療腸道發炎。(圖/123RF)



純天然機器人!可安心進入人體




腸躁症是因為巨噬細胞(macrophages)產生過量會促進發炎的細胞激素,這些蛋白質又會黏附在巨噬細胞受體上,又刺激他們產生更多發炎蛋白質,因此研究人員要做的就是利用微型機器人,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科學家團隊將有機材料,特別是和人體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萊茵衣藻微藻株(microalgae stra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結合巨噬細胞膜塗層奈米粒子,量身打造出生物合成磁導細菌微型機器人(biohybrid magnetically guided bacteria-based microrobots)。




更多新聞:美國開發可吞嚥微型機器人 在家能做檢查取代傳統胃鏡




新機器人藥丸證實有效改善腸躁症




透過外部磁場能將機器人引到體內特定部位,做為針對和中和發炎細胞因子的標靶藥物。為了讓藥丸中的微型機器人能到達人類結腸(colon)科學家還在藥丸周圍設計一層和結腸pH值相符的酸鹼塗層,中和結腸細胞激素濃度。研究團隊每天餵實驗老鼠一顆微型機器人膠囊,為期長達十天,結果顯示,機器人能停留在結腸長達12小時,最適合為腸躁症這種慢性疾病讓藥物停留更久,達到長期治療效果。和對照組相比,新藥丸對老鼠體重、血球數和腸胃組織都沒有明顯影響,代表有足夠安全性,對糞便出血和濃稠度也有改善,接下來新機器人也將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為治療腸道疾病帶來新進展。




資料來源:Interesting Engineering



這篇文章 美國科學家開發微型藻製機器人 可治療腸道發炎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