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協作力】試著靠近你的敵人 職場中別陷入忠誠與勤奮的陷阱


【團隊協作力】試著靠近你的敵人 職場中別陷入忠誠與勤奮的陷阱


電影《教父》裡有一句經典名言:「和你的朋友走近一點,但是離你的敵人要更近。」意思是,只有深入了解對方,才能全面分析對方。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梳理出全貌,最終找到打敗對方的關鍵點。用白話文來說就是:接近看似不怎麼樣的團隊,理解他們,超越他們。


作者/王裕玲





【團隊協作力】試著靠近你的敵人 職場中別陷入忠誠與勤奮的陷阱



電影《教父》裡有一句經典名言:「和你的朋友走近一點,但是離你的敵人要更近。」意思是,只有深入了解對方,才能全面分析對方。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梳理出全貌,最終找到打敗對方的關鍵點。用白話文來說就是:接近看似不怎麼樣的團隊,理解他們,超越他們。




我們以一位技術背景出生,卻成功成為了現今許多令人稱讚的成功領導者為例,如雷軍,從一位軟體工程師成為天使投資人,並將小米公司帶入世界500強企業。他的成功來自於職涯中的不斷自我修煉與擴大格局。從起步時期,他就展現了對自我成功的忠誠與勤奮。而如今,他成功讓小米電動車的話題超越特斯拉,電動車的市場將重新洗牌。




更多新聞:【團隊協作力】如何發揮讚美的力量 學會這招提升人際友好度




看似過時的「忠誠」與「勤奮」




傳統的職場倫理中,忠誠與勤奮常被視為基本美德。但在科技新創產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忠誠與勤奮看似過時。然而,雷軍的故事證明了這些價值在現代仍然重要。1998年,29歲的雷軍出任金山軟件總經理,領導公司進軍網路遊戲和辦公軟體市場。儘管面臨國際大廠微軟的競爭和業務起伏,雷軍始終堅持,將公司帶向成功。然而,在成為像雷軍這樣的成功人士之前,身為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可能會感覺僅憑忠誠與勤奮是不夠的。




技術與管理的雙向奔赴




這是許多人的真正心聲:「為什麼很多公司的老闆不懂技術,卻能成功管理公司,而技術合夥人反而會被踢出局?」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技術並不是唯一決定公司成功的因素。老闆們懂得如何整合資源、管理人力、制定策略,這些都是技術之外的核心競爭力。




以政府客戶為主的廣告公司、軟體公司、課程培訓公司為例,這些公司的業務形態並不需要高端技術,只需要做到及格,就能不斷拿下標案。這類業務的核心在於與政府的關係與專案運作成果,因此,即使技術不強,老闆依然能將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




工程技術人員的瓶頸




很多工程技術背景強大的人員,面臨公司內鬥、派系站隊、爾虞我詐的情況下,往往會不知所措。因為平日裡專主於技術問題,對市場、管理等方面的事情較少涉略。或是忽視團隊中技術較弱的人,未發揮協作精神,這也就是為什麼技術強的人,往往很難做到高級管理層的原因。管理者需要的是全面的視野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才能在技術成長之外,靠近那些看似不怎麼樣的夥伴,發掘他們的價值,納入團隊,最終才能超越自我,整合為一個強大的集體。




很多技術人員會因為自己的專業能力而獨自奮鬥,但同時也容易陷入自我滿足的陷阱。這樣的人往往忽視市場動向與管理夥伴的重要性,最終可能會被淘汰。在職場中,忠誠與勤奮是基礎,但真正能讓你脫穎而出的,是團隊的協作力與全面的管理人際的智慧。




除了技術上的專精,試著學習整合資源、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靠近那些看似不怎麼樣的團隊,理解他們,從中學習並超越他們。這樣,我們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職場不是一場個人的獨角戲,而是一場需要團隊協作的大戲。



這篇文章 【團隊協作力】試著靠近你的敵人 職場中別陷入忠誠與勤奮的陷阱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



最新職場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