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下東南亞自中國進口擴大 雙邊外交更緊密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日訪問印尼,並赴馬來西亞參加「東協—中國—海合會峰會」。外媒分析指出,在美國關稅政策下,東南亞正加強與中國的外交,4月東南亞來自中國的進口也在擴大,年增2成。
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訪問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後,李強在5月下旬展開東南亞之行,在美中對抗的背景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慶四昨天向中央社表示,中國一直都重視周邊外交,而現在是前所未有的重視。
李強這次訪問印尼期間,與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舉行會談時強調,當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嚴重衝擊國際經貿秩序。面對風險挑戰,團結合作才是正確出路。
德國之聲報導,東協領導人將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即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中國簡稱「海合會」)舉行的峰會,是首次東協-中國-海合會三方會議。東協與海合會曾於2023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首屆雙邊峰會。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導,前往吉隆坡參加峰會的泰國外長馬利(Maris Sangiampongsa)談到與中國的三方合作,稱東協「能夠在大國競爭之間平衡利益」是其關鍵優勢。
馬來亞大學的學者邱穎慧(Khoo Ying Hooi)在馬來西亞媒體「星洲日報」上發文表示,這次三方會議是「區域外交的一個分水嶺時刻」,是一次「地緣政治實驗」,其結果或者增強區域外交,或者顯示出這種外交的脆弱性。
另外,日經中文網今天也報導,受美國總統川普關稅的影響,東南亞從中國進口金額正在擴大。4月對美國出貨量下降的中國製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流入東南亞。由於美國對等關稅部分暫緩實施,東南亞出現對美出口上升,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零部件採購也在增加。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對東協出口按美元計算年增近21%,增幅高3月的12%。美國4月對中國加徵關稅提高至145%,中國對其出口下降21%,而對東協的出口彌補了下降部分。
在越南,利用這一過渡期提前向美國供貨的動向加強,4月對美出口年增3成以上。越南的出口企業啟動增產,來自中國的原材料進口也隨之增加,4月份從中國進口的電氣產品和零部件增加54%,機械增加44%。
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訪問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後,李強在5月下旬展開東南亞之行,在美中對抗的背景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慶四昨天向中央社表示,中國一直都重視周邊外交,而現在是前所未有的重視。
李強這次訪問印尼期間,與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舉行會談時強調,當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嚴重衝擊國際經貿秩序。面對風險挑戰,團結合作才是正確出路。
德國之聲報導,東協領導人將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即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中國簡稱「海合會」)舉行的峰會,是首次東協-中國-海合會三方會議。東協與海合會曾於2023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首屆雙邊峰會。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導,前往吉隆坡參加峰會的泰國外長馬利(Maris Sangiampongsa)談到與中國的三方合作,稱東協「能夠在大國競爭之間平衡利益」是其關鍵優勢。
馬來亞大學的學者邱穎慧(Khoo Ying Hooi)在馬來西亞媒體「星洲日報」上發文表示,這次三方會議是「區域外交的一個分水嶺時刻」,是一次「地緣政治實驗」,其結果或者增強區域外交,或者顯示出這種外交的脆弱性。
另外,日經中文網今天也報導,受美國總統川普關稅的影響,東南亞從中國進口金額正在擴大。4月對美國出貨量下降的中國製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流入東南亞。由於美國對等關稅部分暫緩實施,東南亞出現對美出口上升,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零部件採購也在增加。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對東協出口按美元計算年增近21%,增幅高3月的12%。美國4月對中國加徵關稅提高至145%,中國對其出口下降21%,而對東協的出口彌補了下降部分。
在越南,利用這一過渡期提前向美國供貨的動向加強,4月對美出口年增3成以上。越南的出口企業啟動增產,來自中國的原材料進口也隨之增加,4月份從中國進口的電氣產品和零部件增加54%,機械增加44%。
- 記者:中央社台北27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