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婆、娘砲… 6成5台灣人都遇過性別、學歷「日常歧視」!


男人婆、娘砲… 6成5台灣人都遇過性別、學歷「日常歧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巴黎奧運期間,代表台灣出賽的拳擊手林郁婷遭受霸凌,再到藝人王陽明最近「我不比娘砲的動作」發言,類似的日常歧視其實無所不在!國內一份最新「2024日常歧視大調查」結果就發現,有65%的民眾曾經遭遇過日常歧視言語或是行為對待,且有52%民眾並不了解日常歧視,在無意中透過言語傷人,尤其在「性別」以及「學歷」議題上,最容易有日常歧視的態度產生。


中華衛生心理協會今(21)日與台灣吉立亞醫藥合作,共同發布「日常歧視應對指南」以及趣味互動線上遊戲,還請來奧運國手連珍羚及吳佳穎共同出席記者會呼籲大眾重視日常歧視的影響,提醒透過「察覺、溝通、反思」三招杜絕日常歧視、共創友善環境。


該項「2024日常歧視大調查」共針對超過千名18歲以上民眾進行,結果發現52%民眾從未聽說過日常歧視(微歧視)一詞,顯示民眾對於「日常歧視」並不了解,且無法察覺。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醫師丘彥南表示,日常歧視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許多人認為只是開個小玩笑的舉止,已在無意間刺傷了他人。它代表的是潛藏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情境中,看似無意,卻隱藏著刻板印象或偏見,並對特定族群造成傷害的言語與行為。


調查就指出,儘管大多數人認同「不應單以學歷來評斷個人成就」、「不應以性別評斷他人是否擅長某種技能」,卻僅有50.8%及41.6%能完整分辨「前面那台車一直在亂踩煞車,八成是女生在開車」、「再不好好讀書,以後長大就找不到好工作」等相關性別與學歷之各二項情境題是日常歧視的對話。


且有半數民眾承認曾對他人表現出日常歧視的言語或行為,其中「朋友聚會/對話」是最常發生日常歧視的場域,可見朋友之間的「互虧」,很可能會冒犯甚至傷害他人。有65%民眾也表示曾遭遇過日常歧視言語或行為對待,且最常發生的場域就是花最多時間的「職場」與最應該提供溫暖的「家庭」。


丘彥南說,臨床上常見學生因日常歧視而遭同儕霸凌,或師長不當對待,導致學生身心症狀加劇,還有不少家長因擔心孩子被貼上負面標籤,而沒有及時讓有學習困難、注意力缺損、過動等症狀,或溝通及社交障礙孩童接受正式評估後接受特教心理輔導等幫助。


三度代表台灣征戰奧運的柔道女王連珍羚,以及有「射擊甜心」封號的射擊選手吳佳穎,更是從小就經常聽到「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才會去當運動員」,甚至還因為運動細胞較發達被老師形容像「男人婆」,對日常歧視格外有感。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強調,預防日常歧視,可以從下列三招做起,即「察覺差異,尊重彼此」、「換位思考,互相溝通」、「反思自己,力行共好」,才能杜絕日常歧視,共創友善環境。


照片來源:中華心理衛生協會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肝癌無法動刀只能放棄? 3成病人「合併治療」拚回手術機會


懷孕期間不能亂吃藥! 哪些要小心?食藥署曝過去5年危險名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