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流感併發肺炎重症離世 專業醫提醒:要注意沉默殺手「快樂缺氧」

大S流感併發肺炎重症離世 專業醫提醒:要注意沉默殺手「快樂缺氧」
(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藝人大S徐熙媛在春節期間於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最終不幸猝逝,享年48歲。消息傳出後,震驚演藝圈。為此,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也發文表示,臨床的重症醫療上,確實會遇到一些「隱形缺氧」的肺炎重症患者,這類患者表面上看起來症狀不嚴重,但實際上胸部X光表現或抽血報告是嚴重的不好。黃軒醫師提醒,這稱為「快樂缺氧」的情況是「最嚴重的陷阱」,因為患者及家屬經常因此錯過就診的黃金時間。

黃軒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快樂缺氧」是重症肺炎中一個極為隱蔽而致命的現象,指的是患者血氧濃度已顯著下降,但外表上卻未出現明顯呼吸困難,這種現象又稱「沉默性低血氧症」。

黃軒醫師表示,當病人接受胸部 X 光檢查或抽血報告顯示肺炎相當嚴重時,許多患者仍因缺乏典型呼吸困難症狀而未及時就醫,導致黃金救治時機錯過,這往往使病情在24至48小時內迅速惡化,甚至引發多器官衰竭或死亡。

黃軒醫師也提到,「快樂缺氧」並非醫學正式術語,而是臨床上對這一現象的通俗稱呼。正常情況下,人的血氧飽和度(SpO₂)應維持在95%以上,而當數值下降到92%以下時就是異常。

但令人震驚的是,即便部分患者的SpO₂低至70%至80%,他們依然能行走、談笑自若,彷彿完全沒有感受到低血氧帶來的威脅。這種現象特別在病毒性肺炎(如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嚴重細菌性肺炎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中較為常見。

黃軒醫師進一步表示,患者之所以無法及時意識到自身危險,部分原因在於身體代償機制的作用。當缺氧逐漸加劇時,人體會透過加速呼吸和心跳來維持氧氣供應,但在某些重症患者中,肺部發炎區域的神經可能受損,加上中樞神經對缺氧反應遲鈍,導致病人無法感受到應有的呼吸急促。

此外,快樂缺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滯留並未同步發生,因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正常時,腦部呼吸中樞不會受到刺激,進而不會引發明顯的喘促感。

黃軒醫師警告,快樂缺氧最大的危險,就是「延誤就醫」。當患者在感覺自己仍然「還好」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低血氧會使腦細胞在缺氧狀態下迅速受損,僅需5分鐘即可能開始壞死;同時,心肌缺氧會導致心律不整甚至心臟衰竭,最終可能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因此大幅攀升。

黃軒醫師也提到,根據統計,先前心灌救有肺炎重症患者中,20至30%患者會出現快樂缺氧的情況,因此送醫時,時常已經需要進行緊急插管。

為了及早識別這種隱蔽徵兆,黃軒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和一般民眾應使用家用脈搏血氧機(Pulse Oximeter)來監測血氧水平,當數值降至92%以下,或活動後突然下降超過3%,民眾就應立即就醫。

另外,日常還需注意患者的外在表現,如輕微活動時便感到異常疲憊、指甲床和嘴唇泛青,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症狀。部分醫院還建議進行俯臥位測試,因為有些患者平躺時血氧下降,而改採俯臥可能使SpO₂回升,這也可能暗示肺部病變的情況。

至於要如何治療快樂缺氧,黃軒醫師解釋,醫療團隊通常會採取高流量氧氣治療,利用鼻導管或面罩提供加濕高濃度的氧氣;部分患者則需接受俯臥通氣,以改善肺部血流分布並提升氧合效率。此外,對於發炎因子風暴嚴重的患者,常會使用類固醇或生物製劑進行免疫調節治療。

黃軒醫師也強調,醫學界對快樂缺氧一直都是保持高度警惕,因為這種現象顛覆傳統「缺氧必喘」的認知,成為沉默中奪去生命的致命陷阱。因此高風險族群(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監測血氧,民眾也可以接種肺炎鏈球菌與流感疫苗,降低併發重症風險。

黃軒醫師也提到,自己過去接觸過不少因病人延誤就醫而迅速惡化的案例,因此提醒民眾在面對呼吸道疾病時不應掉以輕心。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許多隔離病房中的病人看似情況穩定,但隨後可能突然惡化。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