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冷才要保暖? 國衛院環醫所長陳保中:溫差大、變熱也可能傷心血管中風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保中解釋,助研究員吳威德比對全台氣候紀錄,分析超過110萬中風病例數據發現,當兩天內氣溫出現驟升或驟降,可能大幅增加不同類型的中風風險,研究結果已登上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Pacific》。

2天內升溫超過6度 中風風險超過2倍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 allowfullscreen>

氣溫驟升、驟降都危險

陳保中表示,夏天很熱,在冷氣房溫度開得很低,突然外出時,身體會有不適的感覺,同樣在戶外熱的時候,突然進到充滿冷氣的室內,雖然很涼快,其實是溫度的驟降。這樣短期的溫度變化,對心血管疾病會有滿大的影響。

這次研究發現,兩天之內溫度驟升的時候,分別在6度和16度時,都會呈現高峰,溫度上升6度,針對慢性病患就會增加中風風險。

至於溫度呈現劇烈變化,兩天內驟升16度,則是對所有人都會有缺血性中風上升的風險。同樣在溫度驟降時,兩天內突然下降14度左右,也會增加出血性中風的風險。

腦中風的分類:

1.缺血性中風:因血液凝塊堵塞腦部血管所造成,在所有腦中風比例中佔約70~80%。
2.出血性中風:因供應腦部的血管破裂所造成,在所有腦中風比例中佔約20~30%。

體感溫差不能忽視

陳保中舉例,老人家在冬天的時候,前一天變得很冷的時候,知道要加穿衣服保暖,可是常常忽略太陽出來的第二天,變得暖和的時候,這樣的溫度突然變化也是增加中風風險。

陳保中比喻,血管會水量減少、血液會比較濃稠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變成缺血性中風,所以變冷的時候要穿衣服,變熱的時候也要小心,多補充水,或含有電解質的水,就可以避免健康危機。

諮詢專家: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保中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連日高溫不只是中暑!水分補充不足「夏季腦中風」風險提高

夏季是心肌梗塞發作的淡季?恐因脫水導致血液濃稠增加發作率

冷死人是真的!研究:天氣冷死亡風險高4-5倍 寒流來別做的三件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