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人宇宙? 科學家想創造「不會思考不會痛」的活屍

複製人宇宙? 科學家想創造「不會思考不會痛」的活屍
科學家想創造活著的屍體?(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奉俊昊全新科幻力作《米奇17號》中,由羅伯派汀森飾演的全宇宙最倒楣福智人,再次勾起人們對複製人技術的無限想像,事實上,國外有幾位科學家發表論文稱,希望創造「活著的屍體」,也就是不會思考不會痛,提供各種更換用的活體器官,意即人類零件!科學家還表示,目前人類已經有能力能創造出「人體備品」。

《每日鏡報》報導,在美國,目前就有超過10萬名患者等待著實體器官移植,對此,科學家卡斯滕查爾斯沃思 (Carsten T Charlesworth)、亨利格里利( Henry TGreely) 和中內弘光 (Hiromitsu Nakauchi)最近在《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他們找到了徹底改變長期等待器官移植的窘境。

這3名科學家在論文中提到,他們稱這種構想為「人體機器人」。所謂人體機器人其實並不是機器人,客觀來說,更接近人類,且使用了多能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這是人類發育過程中最早形成的細胞類型之一。3名科學家認為,目前人類已經有能力使用幹細胞創造出類似人類胚胎的結構。

科學家們還表示,透過這項技術創造出人類胚胎,讓胎兒在人造子宮內生長,這項技術也已經在實驗室中進行測試了,當胚胎開始生長後,他們希望能利用基因技術來阻礙大腦的發育並確保身體缺乏感知能力。

根據學家們的說法,這樣「出生」的人既能正常長大,又不會思考、不會疼痛,是現代醫學中最好用的實驗對象,說直白一點,科學家就是要創造出一群「活著的屍體」。科學家們表示,若這項技術能夠真正投入使用,一定會給人類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像是醫生可以直接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生成人體機器人」本質上來講,這就是一種複製方式,並確保移植的組織具有完美的免疫匹配性,不會出現任何排斥反應。不管幾位科學家把人體機器人說得再天花亂墜,仍法忽略一個事實,這些不會思考的人,就真的不是人了嗎?這些人體機器人跟腦死病患有什麽區別呢?這跟直接用人體做實驗又有什麽本質差別嗎?對於這些科技道德的問題,科學家們僅回應,「人類的標準應該改一改了」。


複製人宇宙? 科學家想創造「不會思考不會痛」的活屍
科學家想創造活著的屍體?(圖/翻攝自X)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