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守住健康飲食、心理防線與情緒平衡,應對關稅衝擊與股災憂鬱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了激進的關稅政策之後,引發全球股市震盪,包括美國、歐洲以及鄰近的日本與韓國的股市相繼重挫,台灣股市也出現劇烈下跌。這波關稅措施不僅衝擊金融市場,也將推升進口商品的成本,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包括進口蔬菜、水果、堅果、大豆等健康食材勢必調漲,食品加工業的原料成本也會跟著上升,進而帶動超市內各類商品價格。為了節省支出,民眾可能轉向高油、高糖、廉價,但卻不健康的加工食品,長期下來,對飲食品質與健康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指出,為了不讓關稅政策對民生與健康的產生衝擊和影響,以因應物價上漲同時維持健康飲食的6個建議:
健康飲食6建議
1.優先選購當季、在地食材
避免依賴進口食材,可以選擇當地農產品,不僅價格較為穩定、碳足跡也較低,更能支持本地農業。
2.自煮取代外食,控制食材與調味
在家烹煮能有效節省餐費,而且可以掌握食物的來源、油鹽等調味品的用量,避免高油、高糖。
3.適量購買、妥善保存,減少浪費
透過規劃式的採買與保存(如冷凍蔬菜、水果),降低因為價格上漲導致的購物壓力。
4.發揮創意,改用價格親民但營養豐富的食材
例如以豆腐取代肉類、地瓜取代進口穀物、花生代替堅果,既健康又不傷荷包。
5.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
這是最簡單,但卻最常被忽略的健康守則,不但對健康零負擔,還能減少多餘熱量的攝取。
6.保持運動與正向心態,降低壓力性暴食
面對經濟壓力,穩定情緒與規律生活都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凡事都Hold住,最容易被憂鬱擊倒
有些人是凡事講求做到好的完美主義者,因此,每天都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下,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失眠、精神不佳等狀況,情緒也會顯得低落,甚至擔心憂鬱症來報到。
就有一位女性因為收入不足與負債問題,加上人際方面溝通困難,長期迴避面對債務問題,導致每個月入不敷出,無力償還債務。這樣的現實壓力讓她感到喘不過氣,最終罹患憂鬱症。經醫師的協助之後,開始學習正視問題、對抗壓力,逐漸改善債務狀況;半年後,債務有所緩解,壓力減輕,憂鬱症狀也有明顯改善。
另一位男性自我要求非常高,過去半年內經歷了換新工作、成為丈夫和父親,以及承擔房貸壓力。為了追求完美,每天全力以赴,結果導致失眠,因為精神不濟,加上新工作不適應,經常犯錯,還要忙碌奔波,生活變得十分痛苦。最終罹患了憂鬱症,在妻子的陪伴下與父母尋求幫助,才找到紓解壓力的平衡點。
病識感是治療的第一步
憂鬱症與大腦中血清素不足有關,這會影響睡眠品質、專注力,甚至導致經常出錯。然而,從上述兩個案例可以看出,憂鬱症的發生不僅僅與生理因素有關,還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是生理、心理與社會因素交織的結果。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心理諮詢同樣至關重要。藥物可以幫助緩解失眠問題,而保持良好的飲食、睡眠和生活品質,則有助於改善情緒。
當罹患憂鬱症時,最關鍵的是能夠有病識感,如果經常在工作或生活中犯錯,感到缺乏耐心、易怒,或是出現淺眠、半夜醒來、白天疲倦、食慾異常、暴飲暴食、情緒低落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念頭,都可能是憂鬱症的徵兆。這時,可以透過一些量表進行自我評估,例如董氏基金會網站上提供的相關量表,幫助判斷是否有憂鬱傾向,並及早尋求專業幫助。
別等壓力來,才趕緊去紓壓
凡是都是預防勝於治療,不應該等到憂鬱症來襲後,再進行情緒調節;平時就要注意壓力的積累,當壓力變大時,應該主動進行舒壓。給自己留些喘息的空間,避免只專注於工作、睡眠、家人和朋友,適時抽出時間照顧自己。可以嘗試脫離常規,做一些與平常不同的活動,比如聽音樂、做芳香療法、泡溫泉、逛街、看電視或電影、打球、按摩,或到大自然中散步。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並定期遠離壓力源,每週安排兩次時間,每次可以是整個上午或下午。
運動也是不可少的,最好每週進行三次運動,運動強度應該適中,讓自己稍微喘氣並出些汗,運動時間大約為20至30分鐘,結束後再進行10分鐘的休息,並可以沖個澡。先用力運動,再放鬆身體,這樣才能讓身體充分吸收運動的效果。
中醫肝氣鬱結,對應壓力相關疾病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針對中國祭出新一輪高關稅,市場擔憂貿易緊張升溫,全球股市應聲大跌,投資人每天一早開盤就心跳加快、血壓飆升,不只荷包縮水,連心情也跟著「青筋暴起」。
中醫師劉宗昇指出,面對這類高壓情境,中醫認為情緒問題常與「肝」有關,肝主疏洩、調節氣機,一旦肝氣鬱結,就容易出現煩躁、胸悶、失眠等「股災症候群」。
中醫「肝氣鬱結」可能對應現代醫學中的壓力相關疾病,如腸易激綜合症或偏頭痛,而非單純的肝臟病變。肝臟通過代謝壓力相關激素(如:皮質醇)間接影響情緒。而現代研究發現肝病患者(如:脂肪肝或肝炎)常伴隨抑鬱、焦慮,可能與肝功能失調影響神經遞質代謝(如:血清素)有關,這與中醫「肝鬱」的概念有一定呼應。
劉宗昇指出,有一些研究嘗試將中醫「肝」與現代醫學結合:
*情緒與肝功能:研究表明,慢性壓力會增加肝臟負擔,提升肝酶水平,可能與中醫「肝鬱化火」有關。
*神經-內分泌聯繫:肝氣調暢可能涉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軸),與現代醫學的情緒調節機制有潛在關聯。
面對股市心慌慌,中醫教你解鬱悶
1.穴位按摩舒壓
每日3~5次,每次約5分鐘,幫助身心鬆一口氣:
合谷穴:虎口處,緩解焦慮、頭痛
內關穴:手腕內側,安神、解胸悶
神門穴:手腕小指側,助眠、鎮定心神
2.茶飲安神助眠
玫瑰花茶:疏肝解鬱,甜甜的蜂蜜香超療癒
疏肝茶(柴胡+薄荷+甘草):專治胸悶煩躁
枸杞菊花茶:對抗眼睛乾澀、壓力引發的肝火
3.調整日常作息+飲食
少熬夜、多吃菠菜、芹菜等綠色蔬菜養肝
避免辛辣、油炸食物,以免火上加油
太極、散步、冥想也是超棒的「氣機健身法」
劉宗昇表示,不管有沒有川普的關稅政策,股市總是上上下下,你的身心也要跟得上,投資不能失控,情緒更要照顧;用簡單的中醫方法幫助穩住心情、睡得好、少煩惱,但如果有其他不適,也建議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記者 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腦幹出血中風7年後,經顱磁刺激治療,從無法生活自理到做早餐給太太吃
.憂鬱症吃藥沒效?!重複性透顱磁刺激術讓你擺脫困擾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