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不只便秘或血便!3種特殊症狀「拉肚子超過這時間」危險了

大腸癌是台灣地區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從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可以發現,大腸癌新診斷個案就有1萬6,829人,相當於每半小時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而一般人提到大腸癌症狀,都會聯想到便秘或血便,但有醫師指出,比起便秘和血便等症狀,還有幾個容易被忽略的大腸癌警訊!

1.腹瀉超過兩週



平常排便正常的人,開始出現水瀉等拉肚子症狀,通常會被誤判是腸胃炎,但事實上也可能因為癌症初期腫瘤還小、造成腸道輕微堵塞,這時候,稀糊的糞便比較容易通過腸道,所以會出現腹瀉的徵兆。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約翰就認為,突如其來的「腹瀉」可能是比便秘還致命的大腸癌前兆。如果莫名拉肚子超過一週,最好緊急就醫檢查;要是腹瀉時間長達兩週,最好詳細檢查排除是否為大腸癌徵兆。

2.貧血,糞便潛血檢查陰性≠沒有罹癌



另一個大腸癌典型的症狀是血便,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指出,大腸癌症狀之一有可能是反覆腹瀉過程中伴隨著帶黏液的出血,漸漸的病患不僅食欲變差、體重減輕、甚至會有不明原因的貧血。

比較麻煩的是,有時候我們不一定可以直接看出排便出血。馬偕紀念醫院的衛教資訊就指出,當病灶慢性出血,有可能糞便顏色改變不多,很難用肉眼看出糞便有血,必須靠潛血反應檢查才能得知。

郭綜合醫院的衛教文章也提到,缺鐵性貧血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成年男性與停經後女性診斷缺鐵性貧血,建議要做上下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也就是胃鏡與大腸鏡,即使糞便潛血陰性,也該做內視鏡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最好要做大腸鏡檢查。

3.放屁變臭且飲食改變仍持續



放屁是身體正常的排氣過程,每個人每天放屁次數都不同,鍾雲霓醫師表示,重點在於知道哪一種放屁可能是身體警訊,例如放屁味道和飲食有關,魚、肉類中都含有硫,所以吃完大魚大肉、蔥薑蒜之後,屁味可能會特別臭、特別濃;但如果發現這陣子放屁一直特別臭,而且臭味沒有因為飲食習慣調整而消失,就可能要注意!

鍾雲霓醫師解釋,腸道中如果有息肉或腫瘤,確實會不斷刺激大腸造成放屁次數增加,而氣體經過息肉、腫瘤,自然會沾染不佳的腐肉味。不過放屁變臭的因素很多,而且大腸癌醞釀的時間長,如果等到放屁變臭才發覺,通常已經是晚期,所以他不建議大家把放屁當作觀察腸道健康的重點指標,最好還是要定期的檢查。

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查,有望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由於近9成的大腸癌都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的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沒有侵入性、不必限制飲食,是篩檢大腸癌不可或缺的檢查。

如果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就要在6個月內再進行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病灶,否則超過1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將會增加2.8倍,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篩檢結果異常時,請儘速至醫療院所安排大腸鏡檢查,如檢查發現息肉也可同時進行切除,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節氣雨水3生肖「遇水則發」旺到3月!開運養生5心法、招財食物首選它

  • 皮膚癢、便便1異狀驚罹癌王「剩8個月可活」醫勸3前兆別當腸胃病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36378

大腸癌不只便秘或血便!3種特殊症狀「拉肚子超過這時間」危險了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