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食譜》大寒養生忌補過頭!4步驟做「養心紅豆飯」撒芝麻更對味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指出,中醫認為心為火臟,這時要特別注意心肺的循環,台灣冬天雖沒有大雪紛飛的景色,但寒意仍增,冷氣團也一波波來襲,心血管疾病發作也明顯變多,心肌梗塞的新聞層出不窮。
特別是大雪以後至大寒節氣,天氣冷,容易讓交感神經興奮,血壓上升;低溫也會刺激末梢神經收縮,血管阻力變大,血壓上升,心跳加快,血液也容易凝結形成血栓,造成心臟病發作。
腳最易受寒,影響全身循環
要改善全身循環,「腳」絕對是首要重點,腳是身體陽經的末尾、陰經的開頭,是人體陰氣最重的地方,所以腳部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寒。若受到外部寒氣侵襲,腳部的血液就會淤積,導致循環不暢,進而引起「微循環」障礙。
此外,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保溫力差,且與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黏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繫。腳一旦受寒,就可能引起鼻塞、過敏等支氣管疾病,所以建議可穿著襪子入睡。
大寒節氣期間,睡眠應把握「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原則,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也是人體溫暖的來源。充足的睡眠可以補充陽氣,「大寒」期間建議盡量晚上10點就寢,早上必須晚起,等身體暖了再出門,避免清晨嚴寒著涼。想要外出運動,也要避免過早出門,最好等到天亮、氣溫升高了再開始。冬季運動,也不宜太激烈,只要能微微出汗就好。
進補勿過頭,避免上火症狀
賴睿昕說,從「大雪」到「大寒」,冬令進補期間可別亂吃、補過了頭。現代人常因工作關係,長期熬夜,或多飲咖啡,常感覺口乾舌燥、眼睛乾澀、大便較不易解或較硬,屬於燥熱體質;但卻又因工作時間愈來愈長,且缺乏運動,造成身體循環功能變差,容易疲勞,甚至太累時手腳會冰冷等,屬於「氣虛」體質。
兩者加在一起,即是所謂「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型體質,並不適合純粹「溫補」方式,否則容易有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所謂「上火」症狀。
養心聖品「紅豆飯」
她推薦大寒養生的養心聖品「紅豆飯」,材料與做法都很簡單。
材料:生紅豆二分之一量米杯、長糯米3杯、白米1杯、鹽適量、黑芝麻適量。
作法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 記者: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大寒飲食忌吃生冷 黑芝麻紅豆飯養心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