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醫授「超簡單養生法」每天曬太陽●●分鐘

冷氣團侵襲一波接一波,最怕低溫急凍,引發心肌梗塞和中風!中醫師提醒,寒冷天氣會導致血管急劇收縮,讓血壓升高,每到冬天,門診中冠心病、心律不整的患者就會增加。除了飲食保健,不防透過「曬太陽法」保暖身體,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每天只要10分鐘,就能幫助身體補足陽氣,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活絡筋骨的效果。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保生堂中醫診所院長詹永兆表示,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氣溫驟降可能導致血管狹窄、血壓升高,舉凡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高血壓和中風等疾病風險也明顯上升,提醒民眾應特別留意,保暖頭部、頸部和四肢,多攝取溫熱性食物,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中醫治療冠心病常見6類型

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洪裕強表示,冠心症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在冬天最好發的疾病之一,起因為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嚴重可能造成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冠心病的症狀與中醫「胸痹」概念相似,主要症狀表現為:胸痛、胸悶、易喘、呼吸困難。

洪裕強說明,中醫治療冠心病方面,常見可分為心脈瘀阻、痰濁閉阻、寒凝氣滯、心氣虛、心陰虛、肝腎陰虛等6種類型,應採以溫陽益氣的中藥治療為主,例如:人參、附子、桂枝、黃耆等來治療,再搭配少量保護血管、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



中醫治療心律不整以安神放鬆為主

奇美醫院中醫部部長許堯欽是同時擁有中、西醫證照的中醫師,他表示,心律不整通常是因為壓力大所引起,但冬季天氣低溫環境變化劇烈,也可能讓原本輕微的胸悶、心悸症狀加重。西醫第1線治療以藥物控制為主,若藥物療效不佳則會考慮電燒治療,部分病人認為療效不彰,就會求助於中醫。

許堯欽指出,心律不整在中醫治療原則上,應以補足臟腑氣血、改善循環為主,並輔以安神解鬱功效之藥材,常使用柴胡、桂枝、丹參、乾薑、肉桂等,幫助身體放鬆、調整體質並改善血液循環,補足體內陽氣,可使身心舒暢。



高血壓是疾病源頭,恐致心臟衰竭

「事實上,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根源,都與高血壓脫離不了關係。」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澤宏表示,雖然高血壓本身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卻會對血管和器官造成長期損害,高血壓也是一種最容易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定期監測,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鍵。

一旦冠心病、心律不整等心血管疾病,病情控制不佳,就容易惡化並引發心臟衰竭風險。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劉俊廷表示,心臟衰竭是指血管阻塞,導致心臟內的血打不出去、收不回來,「心衰竭不僅跟心臟有關,由於心臟無法供給足夠的血液,還可能影響肺臟、腎臟、肝臟等器官,將引發各種併發症,幾乎全身器官都會慢慢衰退。」



中醫推簡單「曬太陽」禦寒養生法

冬季低溫時期,民眾除了多喝溫熱開水、穿著保暖衣物,來促進血液循環和保持體溫,許堯欽也推薦1招「簡單養生法」:把握冬天裡有陽光的日子,出門曬曬太陽,曬太陽能補充身體容易不足的陽氣,改善手腳冰冷、疲倦乏力等情況,幫助身體達到由內而外的驅寒功效。

許堯欽建議,每天至少曬太陽10~15分鐘,雖然每個人體質不同,但最好要曬到「身體微微冒汗」的程度,尤其背部、四肢都要曬到。陽光的溫暖刺激能讓血管擴張,加速氣血流通,緩解血瘀或寒凝引起的不適,可增強身體抵禦寒冷和疾病的能力,減少感冒和其他冬季疾病的發生。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