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知能力改善治療精神疾患新途徑!精神科醫師解析可行方式

隨著醫學的進步,對於疾病認知將有不同的看法,近年來社在許多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發現,都會出現認知功能在受損的情況。研究發現,除了自閉類群發展有此困難,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憂鬱症、焦慮症等,也都與社會認知能力下降有關,未來將有機會從改善認知功能來進行治療。
「社會認知功能」為什麼重要?
從過往資料上已發現,許多精神疾病都與社會認知功能有高度相關,社會認知功包含哪些?主要與情緒辨識、理解他人想法、社交判斷、與人互動的品質有關。
成大醫精神部曾懷萱醫師舉例:「當你焦急地盯著手錶,擔憂錯過高鐵,但初識的朋友卻無視焦急與暗示,興致勃勃地拉著你大談個人的獨特興趣。這或許意味著,朋友在感知他人情緒及社交互動的細微線索不夠敏感,這就是社會認知能力較弱。」
若當社會認知功能開始退化,理解他人的能力會降低,對社交線索、社交準則敏感度減退,容易出現不合宜的行為表現,往往這與精神疾病有高度關聯性。
社會認知是指我們解讀他人情感、意圖和心理狀態的能力。曾懷萱強調:「這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不僅可以協助我們與人建立關係,還幫助我們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透過這一能力,可以洞悉他人對我們言行的情緒反應,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與他人的互動更加和諧。」
躁鬱症患者即使情緒平穩!認知能力仍比一般人不足
最新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在解讀他人情感的能力上表現較差,而躁鬱症患者除了在躁狂或憂鬱狀態有類似的困難外,即使在情緒相對平穩的緩解狀態,社會認知能力相較一般人仍較不足。
社會認知能力相較不足的問題,可能使他們在社交互動中不夠敏感或產生誤解,也可能更容易感到孤單或不被支持,並與日常生活功能及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研究為瞭解躁鬱症與社會認知能力的關聯性,研究者找了 40 名情感正常階段躁鬱症患者,與 59 名健康的對照組,兩組都進行的認知能力以及視覺動作整合的測驗與評估,確實觀察到躁鬱症患者明顯在的兩項測驗中表現較差。

- 記者:王芊淩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