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告:淋浴時排尿恐致尿失禁及腎損傷 女性更應留意

[周刊王CTWANT] 美國泌尿科醫師特蕾莎歐文(Dr. Teresa Irwin)最近在TikTok以自錄影片提醒民眾,不要在淋浴時排尿。她指出,這個習慣可能導致尿失禁,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造成腎臟損傷。另有專家以男女身體構造差異為例,呼籲女性更應留意相關風險。
《每日郵報》報導,有民調顯示,大約60%至80%的民眾有在淋浴時排尿的習慣。歐文在影片中向9萬名追蹤者說明,淋浴時排尿會使大腦將流水聲與排尿行為產生聯想。她舉例,「這種情況類似『巴夫洛夫的狗(Pavlov's dogs)』實驗,飼主在餵狗前搖鈴,此後每當狗聽到鈴聲時就會開始流口水。所以每當你洗手、洗碗或淋浴時,聽到水流聲,膀胱就會產生『想排尿』的反應。」歐文指出,長期下來,這種情況會干擾身體的機制,使人頻繁地有尿意而上廁所。
此外,有專家警告,女性若在淋浴時排尿,可能增加泌尿道感染症,甚至有腎衰竭的風險。專家進一步指出,男性因為有攝護腺支撐膀胱,才可以站立排尿,然而女性缺乏這種優勢。對此,波士頓骨盆底治療師艾莉西亞傑弗瑞托馬斯(Dr. Alicia Jeffrey-Thomas)指出,女性的身體「不適合站立排尿」。艾莉西亞傑弗瑞托馬斯進一步表示,「當女性站著排尿時,骨盆底肌肉無法完全放鬆,會導致膀胱中的尿液無法排空。」
報導指出,人體膀胱排尿不完全,醫學上稱為「尿滯留(urinary retention) 」,可能引發多種健康問題,且不論男女,若在淋浴時下半身有開放性傷口,尿液中的細菌可能順著水流侵入皮膚誘發感染症,不過風險相對較低。但專家仍提醒,民眾仍應盡量避免相關行為,以降低未來發生尿失禁、尿道感染及其他泌尿系統疾病的風險。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